词条 | 后小儿麻痹症候群 |
释义 | 后小儿麻痹症候群: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在幼儿期感染病毒,出现手脚麻痹等严重后遗症的疾病。大约40~50年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曾经出现大规模流行。如今虽然阴影已经远离,但在全球现存大约两千万开始步入中老年的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中,却有25%~40%的人出现了“后小儿麻痹症候群”。 主要症状主要症状为肌肉逐渐变弱、肌肉和关节疼痛、肌肉出现再次萎缩等,有些人会感觉手脚冰冷、感觉迟钝,出现腰痛、全身疲倦等不适,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呼吸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躯体变形等症状,好似小儿麻痹的“二度”发作。 “后小儿麻痹症候群”的各种症状,大多出现于存在麻痹的手脚,但是也可以出现于其他手脚,其发展呈进行性,症状可在数个月乃至一年左右停止发展。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恢复,重新回到以前的正常生活之中。与此同时,肌肉和关节疼痛、手脚麻木、容易疲劳等症状也会逐渐消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