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墙知情者说4:新中国外交部组建始末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2版 (2011年4月1日) 平装: 26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00691211, 9787500691211 条形码: 9787500691211 尺寸: 24.8 x 17 x 1.8 cm 重量: 440 g 作者简介陈敦德,作家,电影艺术家。其电影力作《血战台儿庄》、《法庭内外》、《芙蓉镇》、《铁血昆仑关》、《周恩来万隆之行》等,先后荣获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夏衍文学奖等各种奖项。其擅长于通过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来着力表现首脑外交,所刻画的领袖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尼克松、卡特、戴高乐、苏加诺、尼赫鲁,田中角荣、特鲁多等领袖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内心世界,栩栩如生,极富可读性。日本《读卖新闻》称其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外交题材文学作家"。 内容简介《红墙知情者说4:新中国外交部组建始末》以当事人或亲历者的回忆与记述为主要内容,深度披露了中国政坛惊动的真实内幕……红墙之内,神秘的政治心脏。森严的警卫,仿佛一道屏障,遮断世人多少探询的目光?等闲之辈站在高高的红墙之外,不免雾里看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的前前后后? 解放军露宿上海街头的来龙去脉?将军大使双重国籍问题?新中国开国大典上仅有的几个外国人?悲剧人物司徒雷登的“中国情绪”? 目录共和国是怎么组建外交部的 早在与毛泽东一起指挥解放战争的马背上,周恩来就指示及早储备未来新中国外交人才,从军委外事组、中央外事组到共和国外交部…… 周恩来在西花厅主持召开的外交部第一次会议,决定了最早的工作班子与外交部组建的基本跟则 在当年段祺瑞执政府的外交部旧址的院前(东单外交部街31号)挂起了新中国外交部的牌子;毛泽东说,五四时代我到过那个门前游行 周恩来说:在我任内不得建造新的外交部大楼;在成立大会上风趣地逐个点名,他熟悉所点的每一个干部 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说……我们不能像清朝、北洋军阀、国民党一样,跪在地上办外交 中央往各大军区、各地发去急电,急调精英人物来京报到…… ——周恩来打电报给伍修权:要不要派飞祝来接? ——开国大典那天,在南京刚刚阅完兵,袁仲贤就接到了赴京调令 ——粟裕对姬鹏飞说:国家有需要,将军无选择 ——你黄镇净碰上了新鲜事:设计军旗、拍摄电影、去当大使 ——在北京,耿飙自己驾着军用吉普车找到了外交部新中国首批驻外大使中,将军占了绝大多数 培训新中国驻外大使就扶“住饭店”开始了,睡惯门板、土炕、窑洞的将军和夫人们都适应不了…… 周恩来派邓颖超来到培训班,给女同志讲座“夫人”与“太太”通过窗纸的洞眼,观看外国大使向毛主席呈递国书;毛泽东接见大使们说:你们出去不会跑掉,我们放心 南京刚解放时,毛泽东亲自掌握的中美“师生接触” 苏联大使跟国民党政府南迁广州时,司徒雷登带动一批西方国家大使滞留南京引起毛泽东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决定将司徒雷登原来的学生黄华派往南京 毛泽东亲自掌握着在南京的中美间这次极为特殊的“师生接触”;急于与中共领导人联系的司徒雪登不再纠缠解放军战士误入美使馆之事 犹抱琵琶半遮面:奥妙的中美接触;“校长”要摸中共的外交底牌,“学生”却要美国撤出在青岛等地的美国驻军和舰队 司徒雷登想“投石问路”,主动向黄华提出要去北平会见周恩来,黄华告诉说,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两国建立外交关系问题无从谈起 将去北平开会的原国民党上将专程来南京,替司徒雷登捎信给毛泽东、周恩来;司徒头脑发烧,要求乘美军飞机去北平;中央指示只能派兵护送坐火车,挂一卧车 艾奇逊国务卿发明了“待尘埃落定”的对华政策;几经犹豫的杜鲁门总统否决了司徒雷登北平之行 毛泽东称道在中国办了几十年教育的司徒雷登,并请陈铭枢捎话说,希望美国俄罗斯福总统那样制定对华政策……见过毛泽东后,陈铭枢认为“中美建交为时过早” 司徒雷登不愿意执行杜鲁门了总统的指示去广州会见蒋介石;离境的司徒雷登为不能享受过去自由出入的特权而感到大为丢脸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的前前后后? 解放军露宿上海街头的来龙去脉? 毛泽东制定确认一个中国须经“谈判建交”的原则 中共中央最早在西柏坡提出“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 将军大使双重国籍问题? 韦国清将军在奠边府 新中国开国大典上仅有的几个外国人? 悲剧人物司徒雷登的“中国情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