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楼梦与诠释方法论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洪涛著

丛 书 名:

出 版 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35664

出版时间:2008-01-01

版 次:1

页 数:352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红楼梦与诠释方法论》以诠释学理论为架构,追溯《红楼梦》由产生到被接受的过程,考察作者、文本、读者三大关键与诠释活动的关系。可称为一部专题性的红学批判史。全书理论稳固、条理清晰、资料全面、论证充分,思考和讨论的都是有关红学的关键问题。作者身居海外,较少受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因此,持论也似乎更为客观公允,或有助于当今红学界的相关研究突出怪圈、回归正途。

作者简介

洪涛,原籍福建。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博士。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目前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学语文学部。从事明清小说研究、汉籍外译研究,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可分为五个系列:《红楼梦与诠释方法论》、《红楼梦英译评议》、《红楼梦译评之研究》、《四大奇书英译评议》、《四大奇书变容考析》。各系列将陆续结集成书。 翻译并出版书籍、词书共三种:《英语文法新解》(香港:朗文出版亚洲有限公司,1995)、《英语文法与表达技巧》(香港:朗文出版亚洲有限公司,1997);与友人合译《牛津进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三版增补本)》(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2005)。

目录

序言

凡例

第一章 导论

1 引言

2 前贤讨论红学史的模式及其局限

3 本书的研究范畴及取向

4 结语

第二章 《红楼萝》作者的身份及其超强的诠释功能

1 清代关於《红楼梦》作者的记载及附会

2 遗民著书说的兴起

2.1 王梦阮、沈瓶庵的设想

2.2 蔡元培的说法:“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

2.3 邓狂言与“汉人作者说”的确立

3 《红楼梦》作者的种族与诠释的关系

3.1 《红楼梦》与作者决定论

3.2 新红学的“旗人作者说”

3.2.1 胡适的研究和诠释转向--“夺取”作者,夺取诠释权

3.2.2 俞平伯封反满说“民族主义”理论的抨击

3.2.3 周汝昌对“反满说”的猛烈攻击

3.3 索隐派对“旗人作者说”的反应

3.3.1 寿鹏飞和景梅九另立作者

3.3.2 反满说封自传说作者论的消解

3.3.3 潘重规:原作者是“石头”(“消解曹雪芹威胁”行动之一)

3.3.4 杜世杰:曹雪芹是个化名(“消解曹雪芹威胁”行动之二)

3.3.5 李知其:曹雪芹是说书人(“消解曹雪芹威胁”行动之三)

3.4 余英时的“调和论”--曹雪芹的“汉族认同感”

4 马、列红学家对作者世界观的超越

4.1 马、列红学家论曹雪芹的世界观

4.2 创作论:马、列红学家眼中的曹雪芹“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4.3 作品论:作品自身的客观效果论

4.4 批评论:不重视作者意图的批评方法

5 後四十回的作者与作者的分类功能

5.1 俞平伯的“性情说”

5.2 隐含的作者(implied author)及作者的分类功能

6 结语

第三章 《红楼梦》的文本地位与诠释问题--贯通论、有机说、优劣论、结构学、探佚学

1 《红楼梦》程高百廿回本在新红学以前的稳定地位

2 文本的“贯通”、“内在结构”和“有机说”

2.1 後四十回“续书说”的提出

2.2 俞平伯的“贯通论”与文本地位

2.3 《红楼梦》的“内在结构”与“有机说”

3 前八十回异文研究的各种问题

3.1 “作者原本”与“作者最後定本”的观念

3.2 文本的不稳定性与诠释的关系

3.3 文本的修订与作者意图

3.4 文本的残缺与贯通

3.5 作者本意与文本的地位

3.6 文本的优劣真伪之辨与作者功能观念

3.6.1 优劣与真伪问题

3.6.2 繁简二系的关系和作者问题

3.6.3 近年校注本对第六十七回的取舍

4 “独特的结构学”与无形的文本

5 结语:对文本特徵、结构、探佚等问题的思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