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步甲科
释义

步甲科,鞘翅目肉食亚目的 1科。唇基狭于触角窝间距,适于爬行的甲虫。通称步甲。世界已知约 2.5万种,中国已记载800种以上。

简介

步甲

Carabidae;carabid beetles

鞘翅目肉食亚目步甲科的通称。世界已知约2.5 万种,中国约800种以上。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0 毫米,一般中等大小,色泽幽暗,多为黑色、褐色,常带金属光泽,少数色鲜艳,有黄色花斑;体表光洁或被疏毛,有不同形状的微细刻纹。

成虫不善飞翔,地栖性,多在地表活动,行动敏捷,或在土中挖掘隧道,喜潮湿土壤或靠近水源的地方。白天一般隐藏于木下、落叶层、树皮下、苔藓下或洞穴中;有趋光性和假死现象。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于植株上活动的种类较多。成虫、幼虫多以蚯蚓、钉螺、蜘蛛等小昆虫以及软体动物为食,有些种类只取食动物的排泄物和腐殖质。生活史比较长,一般1~2 年完成1代,以成虫或幼虫过冬。卵一般单产在土中。幼虫有3龄,老熟幼虫在土室中化蛹。

步甲科种的分布极广,各类群间的分化比较明显,是研究动物地理的理想对象。此外,步甲大多为捕食性,在自然界生物平衡及消灭害虫方面起着一定作用。中国的金星步甲大量捕食鳞翅目幼虫,是粘虫等害虫的重要天敌。但另一方面,步甲也有可能成为危险的害虫,例如,在饲养柞蚕的地区,它们大量捕食柞蚕幼虫和蛹。

本科是鞘翅目第三大科(第一为象甲科,第二为叶甲科),其中拉步甲、硕步甲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生活习性

成虫不善飞翔,地栖性,多在地表活动,行动敏捷,或在土中挖掘隧道,喜潮湿土壤或靠近水源的地方。白天一般隐藏于木下、落叶层、树皮下、苔藓下或洞穴中;有趋光性和假死现象。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于植株上活动的种类较多。成虫、幼虫多以蚯蚓、钉螺、蜘蛛等小昆虫以及软体动物为食,有些种类只取食动物的排泄物和腐殖质。生活史比较长,一般1~2年完成1代,以成虫或幼虫过冬。卵一般单产在土中。幼虫有3龄,老熟幼虫在土室中化蛹。

分类

本科的分类目前世界各国一般采用Leconte-Horn-Gang-lbauner的分类体系,包括8个亚科,中国仅有Cicindelinae、Paussinae、Omophroninae、Carabinae、Brachinae。

分布

步甲科种的分布极广,各类群间的分化比较明显,是研究动物地理的理想对象。此外,步甲大多为捕食性,在自然界生物平衡及消灭害虫方面起着一定作用。中国的金星步甲大量捕食鳞翅目幼虫,是粘虫等害虫的重要天敌。但另一方面,步甲也有可能成为危险的害虫,例如,在饲养柞蚕的地区,它们大量捕食柞蚕幼虫和蛹。

本科是鞘翅目第三大科(第一为象甲科,第二为叶甲科),其中拉步甲、硕步甲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蛾科害虫。但在另一方面,步甲也有可能成为危险的害虫,例如,在饲养柞蚕的地区,它们大量捕食柞蚕幼虫和蛹,欧洲的距步甲是该地区玉米幼苗的著名害虫;毛婪步甲和谷婪步甲在中国北方一些地区严重为害谷类作物。

意义

步甲科种的分布极广,各类群间的分化比较明显,是研究动物地理的理想对象。此外,步甲大多为捕食性,在自然界生物平衡及消灭害虫方面起着一定作用。中国的金星步甲大量捕食鳞翅目幼虫,是粘虫等害虫的重要天敌。20世纪初,美国曾从欧洲输入一种步甲,以防治自该地区引入的毒甲科 步甲

Carabidae;carabid beetles

鞘翅目肉食亚目步甲科的通称。世界已知约2.5 万种,中国约800种以上。

成虫体长1~60 毫米,一般中等大小,色泽幽暗,多为黑色、褐色,常带金属光泽,少数色鲜艳,有黄色花斑;体表光洁或被疏毛,有不同形状的微细刻纹。

成虫不善飞翔,地栖性,多在地表活动,行动敏捷,或在土中挖掘隧道,喜潮湿土壤或靠近水源的地方。白天一般隐藏于木下、落叶层、树皮下、苔藓下或洞穴中;有趋光性和假死现象。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于植株上活动的种类较多。成虫、幼虫多以蚯蚓、钉螺、蜘蛛等小昆虫以及软体动物为食,有些种类只取食动物的排泄物和腐殖质。生活史比较长,一般1~2 年完成1代,以成虫或幼虫过冬。卵一般单产在土中。幼虫有3龄,老熟幼虫在土室中化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9: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