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衾 唐朝的老百姓用的布一般是用麻、葛等制成,衾为被子。
因为宋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原来的绵是木绵,多用来填充枕头。
而唐以前的老百姓家中常用的布就是葛布与麻布。汉许慎《说文解字·巾部》解释布时说:“布,枲织也。所谓枲,本指大麻的雄株,开雄花,不结实,后泛指一切麻类植物。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古者无、无今之木绵布。但有麻布及葛布而巳,引伸之凡散之曰布”。
《汉书·叙传下》:“布衾疎食,用俭饬身。”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清 钱澄之 《田园杂诗》:“三冬布衾单,暖气无一丝。”
锦衾
锦缎的被子,这是富贵人家才会用的被,用丝织成。
《诗·唐风·葛生》:“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美人不见紫锦衾,黄泉应至何所禁。” 唐 温庭筠 《更漏子》词:“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明 刘基 《楚妃叹》诗:“锦衾一夕梦行云,万户千门冷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