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黑邑母租自然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黑邑母租自然村隶属云南省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新华乡河南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新华乡西边,距离村委会1.4公里,距离乡政府5.4公里。国土面积有3.7平方公里,海拔164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14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782亩,其中人均耕地2.9亩;有林地1730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0户,有乡村人口267人,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232 人,苗族35人。其中男性128人,女性139人。到2008年底,全村享受农村低保人数38人,占总人口数的14.23%;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47人,参合率92.51%;享受农村五保户待遇3人。其中农业人口267人,劳动力18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78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6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为主。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将进村道路改造成弹石路面;修建村中文明卫生路;发展生猪养殖,年出栏400头;发展烤烟种植,促进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该村有耕地总面积782亩(其中:田172亩,地610亩),人均耕地2.93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730亩,荒山荒地1730亩,其他面积1488亩。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8年烤烟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3.94%。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4.9万元,占总收入的52.88%;畜牧业收入24万元,占总收入的36.3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00头);林业收入0.9万元,占总收入的1.36%;第二、三产业收入5.2万元,占总收入的7.88%。农民人均纯收入166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8人(占劳动力的7.69%),在省内务工18人。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511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该村目前正在发展三七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三七、烤烟产业。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四通,无路灯。全村有70户通自来水,有7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5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78.5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2户(分别占总数的57.14%和31.43%)。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5.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4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15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8户;建有小水窖1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8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72亩,有效灌溉率为21.9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72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4亩。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河南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徐屏友谊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4公里,距离中学5.4公里。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4 公里,距离乡卫生院 5.4公里。该村建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风土人情彝语"黑"为水塘,"邑"为水,"母"大,"租"为相连。清初建村在与大水塘相连地方的村子而得名"黑邑母租"。 汉族的祖籍原属江南一带。明王朝时期,采取军屯、民屯、商屯三种形式,把成百上千的汉族由人口稠密的江南一带迁入云南殖边。清朝时期逐渐增多;民国时期更多。汉族的进入,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促进贸易交换,推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苗族来自贵州省,清代中叶,因躲避战乱和因灾流离先后迁入。苗族的到来,对于本地高寒山区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苗族人民十分勤劳,男女老少鸡鸣即起,天明下地劳动,终年忙碌。苗族实行自由恋爱婚姻。青年男女经过各种社交途径结识相爱成婚。由于婚姻自主,男女情投意合,所以苗族夫妻十分钟情,回娘家、赶街、生产劳动通常是夫妇形影不离。苗族又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青年大多喜欢唱歌,以歌声表达情意和驱散疲劳,有时吹芦笙,有时吹箫,有时吹树叶,有时放声歌唱。苗族人民喜欢用自己纺织的麻衣做衣服,每家每户都在自己的麻塘地里种植麻及靛叶,然后把种出的麻自纺自织成麻布,用黄蜡描底,蓝靛染色,制成带有美丽图案的"百褶裙"。苗族内部,同姓不婚,但又以姑表通婚占多数。丧葬实行棺木土葬,谁家死了人就在门前用火药枪鸣放三枪而报丧。全家和同姓的人都不戴帽子,由叔伯率领轮流在灵前跪拜。听到枪声,远近亲友邻里都不约而同自行赶来帮忙,料理丧事。在灵前,还要敲牛皮鼓,吹芦苼,边吹边跳,昼夜不停。 苗族的节日,要数"花山节"最为热烈和隆重。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都要举办花山节。在举办之前,腊月中旬,花山场的主办人就在举行花山盛会的地方,高高地树立起一根花杆,其上系着红蓝色彩带随风飘扬。苗族人民远远望见,到时则不约而来,欢度节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