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
释义 | 机构简介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始建于1962年12月,前身为中国科学院东北石油化学研究所,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开发类科研机构,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实力和工程化基础。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自成立之日起,十分注重专有技术的研发,并逐渐在高分子材料、工业催化、功能高分子等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主要研究领域聚焦在:硫醇硫醚、聚酰亚胺单体、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合成、相关催化剂开发和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基体树脂、军工配套结构胶粘剂、汽车用胶粘剂、建筑用胶粘剂、密封胶粘剂等系列胶接技术和产品的开发生产。研究院现已通过国标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2009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荣誉称号。 48年来,研究院努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初步统计共取得科研成果655项,其中,获奖成果172项。在获奖成果中,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8项,省、部级奖励68项,地、市级奖励96项,33项国家专利获授权。已连续积累265种系列胶粘剂产品和60种化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机械、石化、医药、电子、汽车、建筑等各个行业和领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设有“三位一体”的省级胶粘剂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即精细化学工程(高分子胶粘剂)、有机高分子材料、工业催化;建有哈尔滨中国-白俄罗斯胶粘剂技术研发中心和黑龙江省中国-白俄罗斯胶粘剂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研究院具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黑龙江省博士后产业基地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院创办的“中国胶粘剂产业信息网已成为国家胶粘剂领域的信息集散地,在行业信息检索中占据重要地位;主办的《化学与粘合》专业期刊已入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同行业专家、学者的认可与好评。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现有资产8700万元,拥有建筑面积5.6万余平方米的办公实验楼和中试基地,拥有专业的科技人才队伍,拥有性能先进、工艺精良的实验仪器设备,拥有完备的质量监督体系,具备实施工程化放大的实验基础和条件。全体职工正在”追求自主创新、紧跟国际前沿、发展地方经济、实现持续发展“总体方针的指导下,积极调整科技战略目标,不断开拓发展思路,力争在2015年实现研究院历史上的飞跃,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化学专业科研院所。 领导班子白雪峰,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院长。 张伟君,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党委书记。 李晓冰,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副院长。 韩大维,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副院长。 发展历程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经历了五次名称与隶属关系的变更: 1、中国科学院东北石油化学研究所(1962,12-1969,12)隶属于中国科学院 2、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所(1970,1-1984,4)先后隶属于省科技局、省科学院、省石化局、省科协 3、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所(1984,4-1998,4)隶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 4、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分院(1998,4-1999,9)隶属与黑龙江省科学院 5、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