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释义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双片八句四十九字,抒写别离容易会面难的怨艾。

中文名称:《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创作年代:晚唐

作者:温庭筠

文学体裁:词

词文字数:49字

出处:《全唐诗》

作品原文

河渎神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⑴。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⑵。

离别艣声空萧索⑶,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⑷。

作品注释

⑴“铜鼓”二句——铜鼓敲响,赛会迎神来了;满庭院的旌旗羽盖来回飘扬。铜鼓:古代南边少数民族的乐器,如坐墩,中空,满鼓皆有细花纹,四角有小蟾蜍,两人抬着走,击之声如奢鼓。《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在交趾(今越南一带)得骆越铜鼓。赛神:赛神会,又称“赛会”。唐代风俗,在神诞生之日,具备仪仗、金鼓、杂戏等,迎神出庙,周游街巷。幡(fān番):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盖:荷盖,像伞一样的仪仗器物。裴回:同“徘徊”。这两句写赛会的热闹场面。

⑵“水村”二句——水村里、江边上,好像风行雷过,楚山烟雾消散,清丽如画。浦:水滨。风雷:形容迎神之车马声如凤雷震荡。

⑶艣声——离别时船桨击水的声音。艣(lǔ鲁):大船桨,用人摇动而拨水,使船前进。

⑷“青麦”二句——麦色青绿,燕子自由地飞来飞去,女主人公在珠阁之上,卷起帘幕,愁对春景。青麦:麦青时节,约夏历三月。落落:形容燕子飞行悠然自在的样子。珠阁:华丽的楼阁。“卷帘愁对珠阁”应理解为在珠楼中卷帘愁对帘外春色。

作品评析

这首词是写别易会难的怨艾。

上片初看是写赛神会的盛况:山村江浦,铜鼓声声,幡盖阵阵,车驰风雪,何等热闹。赛会一过,烟开云散,楚山历历,何等空寂。这虽只是就题写来,而却别有深意:以赛会的两个场面,喻神之来去自由,反衬出人别易会难,去而不归。可以说这几句是从旁以横笔铺写的。

下片则是中锋纵笔,抒写人情。“离别”句是追忆兰舟送别的苦况:艣声似也因惜别而萧索,衬托别情难耐;“玉容”句写女主人公因离别而惆怅消瘦。末二句写她深感聚首不易,后会难期,怀远之时,卷帘只有空阁相对。而暮春三月,麦草青青,紫燕双飞,更使她触景伤怀,倍增其怨。《栩庄漫记》评道:“上半阕颇有《楚辞·九歌》风味,‘楚山’一语最妙。”

作者简介

温庭筠

(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彦博裔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生活放浪,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因薄其有才无行得罪宰相令狐绹,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公元859年(大中十三年),出为隋县尉。徐商镇襄阳,召为巡官,常与段成式、韦蟾等唱和。后来,归江东,任方城尉。公元866年(咸通七年),徐商知政事,用为国子助教,主持秋试,悯擢寒士。竟流落而终。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温庭筠精通音律。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然题材狭窄,多写妇女离愁别恨之作,简洁含蓄、情深意远,但伤之于柔弱秾艳。在词史上,温庭筠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