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何昭红 |
释义 | 人物简介何昭红,男,1963年5月出生,广西横县人。1971-1981年在家乡完成中小学学业,后考入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系,1985年7月毕业后留校在物理系任年级辅导员。1986年9年考入浙江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位,1988年7月毕业回校继续在物理系担任年级辅导员,至1996年调至广西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任德育教师至今。2000-2001在北京师范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并在该校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举办的“心理辅导方向博士课程”班学习获结业证书,2001-2003年在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获硕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1.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2.青少年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 3.人力资源开发与应用 研究项目1.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师课程改革重点项目《高师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1996-1998; 2.广西第四届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基于人际互动理论的参与式德育课堂策略研究》(同为广西师范大学重点课题),2001-2005; 3.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广西大学生人格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01-2005; 4.广西哲学社会规划“十五”课题《校园危机心理干预研究》,2001-2005; 5.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广西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效性研究》,2005-2006; 6.广西师范大学第五届教学改革课题《体验式大学生品格教育研究》2007,在研。 主要著作1.《高师思想道德修养》(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2.《公共关系学》(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3.《从政明镜》(参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4.《适应与发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5.《思想道德修养》(电子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6.《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编者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主要论文1.《计算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青年研究》1996年第3期; 2.《计算机文化与大学生健康成长》,《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4期; 3.《计算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初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1997年第3期转载; 4.《信息高速公路——青年研究新课题》,《当代青年研究》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1997年第6期转载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广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3期; 6.《基于自尊与责任感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广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7.《论心理咨询的本土化》,《中国心理健康杂志》2001年第3期。 8.《广西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效性研究》,《广西社会发展蓝皮书——精神文明卷》2007年4月。 主要奖励1.《高师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排位第二),广西师范大学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广西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4月); 2.《参与式德育课堂策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广西第四届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4月); 3.《广西大学生人格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广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10月)。 社会兼职1.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常务理事 2.广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承担课程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硕士) 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硕士)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管理心理学 5.人力资源测评的理论与方法 6.大学生心理健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