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布拉瓦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
释义 | 布拉瓦潜射洲际弹道导弹为三级固体燃料导弹,射程为8000公里,可以携带6-10枚15万吨TNT当量的分导式核弹头。“布拉瓦”被俄罗斯视为最新、最好的战略武器之一,将装备在“北风之神”级新式战略核潜艇上。 研制“布拉瓦”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应该追溯到1998年。当时,俄海军已经开始着手为“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924级)研制一种名叫“轻舟”的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根据设计方案要求,“轻舟” 弹道导弹的发射重量为100吨,可以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射程为8000~10000公里,该弹装备了先进的制导系统,以便突破敌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但是,最初的三次试射均以失败而告终,因此,遭到了俄国防工业委员会的严厉斥责。俄国防工业委员会认为,负责研制导弹的马克耶夫设计局是在拿国家的经费开玩笑。 当时的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立即对此事做出了反应:决定撤销“轻舟”研制计划,以公开竞标的形式启动研制“布拉瓦”新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计划。随后,有两个单位参加了竞标活动:一个是马克耶夫设计局,另外一个则是专门为俄战略火箭部队研制“白杨”和“白杨”-M型洲际弹道导弹的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 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首先拿出了自己的竞标方案:在借鉴研制“白杨”-M 洲际弹道导弹的经验基础上,“布拉瓦”导弹弹头的重量将比“轻舟”的轻1/3,射程将与其基本相同,但是,分导式核弹头的制导性能将超过“轻舟”,能够突破敌任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更具有吸引力是,“布拉瓦”具备通用性,即同一种型号发动机既可以用于陆基,又可以用于海基不同型号的导弹,从而缩短了研制周期和节省研制经费。并且,由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研制的“白杨”和“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试射时的成功率极高,在13次试验过程中,仅仅失败了1次。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俄国防部委托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研制“布拉瓦”新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同时,国防部向红宝石设计局下达了按照“布拉瓦”的设计方案,重新设计“北风之神”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的任务。 性能特点“布拉瓦”战略导弹是“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的潜射改进型。“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潜射导弹完全借鉴了“白杨”-M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经验,具有突防能力强和圆概率误差较小等特点。该导弹与“白杨”外形相似,只是射程略微降低,为8000公里。“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一般可以携带6枚分导式弹头,据称最多能够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 “布拉瓦”仍然采用三级助推火箭,使用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与液体燃料火箭导弹相比,“布拉瓦”导弹具有更长的待命时间,在接到发射命令后数分钟之内便可以发射。新导弹的发射重量可能略低于“白杨”,“白杨”导弹的发射重量为47吨,估计“布拉瓦”的发射重量接近40吨。 但是,考虑到军控条约的限制,当前发展的“布拉瓦”导弹的载荷为一枚55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为了能够突破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在设计弹头时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加装防辐射及电磁干扰的防护罩,增加诱饵装置等。另外,俄罗斯还为“布拉瓦”研制了分导式弹头,一般可携带6枚,如果减少诱饵数量的话,携带分导式弹头的数量可以超过6枚。“布拉瓦”导弹弹头段安装有PBV(post-boost vehicle)助推系统,由它负责控制投放弹头,这些弹头通过自带的惯性导航系统和“格洛纳斯”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定位。据俄方称,弹头的命中精度达到350米。 装备“布拉瓦”将被用来装备955型“北风之神”级核潜艇。 试射从2003年开始,“布拉瓦”的试验工作全面展开。2003年12月11日、2004年9月23日和11月23日,俄在“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德米特里 东斯科伊”为号台风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首艇(编号 TK-208),1981年12月开始在前苏联海军北方舰队服役)上对“布拉瓦”导弹进行了3次“弹射”试验。这些试验的任务是检验发射装置中弹射导弹的机械系统,没有试验发动机。第一次仅从水下位置弹射了导弹模型,第二次从水下位置弹射导弹到应该开启主发动机的位置,然后对模型弹进行了回收。 2005年9月27日,“德米特里 东斯科伊”号在白海水面以上浮状态向位于勘察加半岛库拉靶场发射了一枚“布拉瓦”新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这是第一次飞行试验。前两阶段成功,第三阶段失败。此后的发射都是在白海水面进行,向位于勘察加半岛库拉靶场发射导弹。 2005年12月21日,“德米特里 东斯科伊”号在水下成功发射了一枚“布拉瓦”导弹,并成功命中了目标。这是第一次在下潜状态发射导弹。 2006年9月7日,“德米特里 东斯科伊”号在水下发射了一枚“布拉瓦”导弹。据代表俄罗斯国防部的塔斯社报道,因第一阶段点火装置出现故障,导弹发射后不久便偏离了预定轨道并坠入海中。 2006年10月25日,“德米特里 东斯科伊”号在水下发射了一枚“布拉瓦”导弹。导弹在发射后不久偏离了预定轨道并启动了自毁装置。 2007年6月28日,发言人称“导弹在预定时间内飞抵靶场。”在接受电话采访时,他又补充说:“没有出现偏离轨迹的情况,导弹飞行各个阶段都符合设想。也就是说,对导弹调试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2008年09月18日,“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在水下成功发射了一枚“布拉瓦”导弹,并成功命中了目标。 2008年12月23日,在俄罗斯西北海岸的白海海域,从“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Dmitry Donskoi)战略核潜艇发射“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的失败,是“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10次发射试验中的第5次失败。 2009年7月15日,在俄罗斯西北海岸的白海海域,从“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核潜艇发射的一枚“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因第一级火箭工作间断而自行销毁。 2009年12月9日,试射的一枚“布拉瓦”海基洲际弹道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第三级火箭出现技术故障。 2011年12月23日,俄海军北方舰队的“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战略核潜艇当天首次成功发射了两枚“布拉瓦”海基洲际弹道导弹。 存在问题试验安排不合理俄罗斯官方一再宣称,由于“布拉瓦”承袭相对成熟的“白杨"-M,因此只需要8年即可完成研发,正是由于这种自信,导致试验计划一再压缩。但潜射导弹的发展和试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潜射导弹在交付之前,一般要进行缩比模型试验、全尺寸模型弹试验和导弹系统飞行试验。但是在急于实现俄海军复兴而经费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俄采用了“时间最短、投资最低”的原则。为服从研制进度,试验计划和程序不得不做出相应调整。这种方式无疑加大了研制的风险性,最终反而增加了研制时间。也正是由于这种急功近利的作法导致了试验数据不全面,后续设计参数选取不准确的问题。 导弹弹体存在缺陷负责“布拉瓦”导弹研制的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是目前俄罗斯唯一一家从事弹道导弹设计的企业。其长期从事陆基弹道导弹的研制,在研制潜射洲际导弹方面经验不足。从俄几次失败试射中,俄专家发现:导弹在水下发射时,易发生导弹升空后不久坠海,而水面发射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但易发生第三级爆炸。而且这些问题反复出现,表明导弹本身设计存在缺陷。 武器生产工艺不高目前,俄罗斯整个工业界存在着战备意识不高,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问题,这是“布拉瓦”开发事故频出的重要因素。目前,米阿斯、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兹拉陶斯塔等所有原苏联导弹工厂几乎都停止了洲际弹道导弹的生产。2007年6月,俄第一副总理伊万诺夫在沃特金斯克召开的政府军工委员会会议上就指出,如今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导弹领域“过于追逐商业化”,重点转移到为发射各种卫星和“运输太空游客”生产运载火箭上面,军事被冷落。 导弹控制系统存在问题从历次试验的报道可以看出,几次失败都是由于导弹第三级点火后爆炸造成的,而这些爆炸又都是由于导弹偏离轨道,地面人员不得不遥控启动自毁而造成的。俄媒体曾认为,“布拉瓦”导弹的自动控制系统未能自动校正潜艇的导航误差是导弹偏离弹道并坠海或爆炸的症结所在。但是由于俄罗斯国防工业综合能力的下滑和经费的不足,需要精密加工技术和人才的此类制导方案面临设备老化,加工工艺不高和人才流失的问题。 全系统可靠性不高在当初竞标时,莫斯科热工提出了大幅减轻导弹重量、并保证大部分部件与“白杨”-M通用,同时射程与现役的“轻舟”相当。由于“布拉瓦”采用了很多“白杨-M”导弹上的尖端技术,两者在很多部件系统上也是共用的。但由于俄对海基与陆基导弹技术通用性面临的问题估计不足,“白杨”-M的高试射成功率也使国防部对以“白杨”-M为基础进行新型潜射导弹的研制过于乐观。从以后的几次试验失败情况来看,其问题出现在动力系统和导弹的自动控制系统、指令制导和子弹头分离系统等多个方面,这说明该导弹整体可靠性不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