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汉字节
释义

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汉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汉字传承文化、传播文明,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在国家对外汉语办公室的推动下,全球半数以上的国家设立了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学习汉字。

汉字节之源缘:

为汉字立节

2006年1月17日,陕西16家寺院住持与山西忻州福田寺,以及西安一些传统文化爱好者联合发出的《“敬惜汉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中,就建议设立“汉字日”,以号召全民敬惜汉字。该倡议书同时提出,把汉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以保护汉字体系。

同年2月18日,中国汉字网曹卫民先生等人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门口组织了“敬惜汉字签名活动”,同时散发了《关于复兴汉字文化的建议(讨论稿)》,其中建议将谷雨设立为“汉字日”,还建议将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长里村的“仓颉造字台”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恢复每年农历“谷雨”祭祀先祖仓颉的传统,建立“中国汉字博物馆(苑)”,从而发掘西安人文古都的旅游资源开发”。

2009年7月18日,新西兰《海峡两岸同胞汉字座谈会》上,海峡两岸同胞和当地华人华侨联署倡议:在“谷雨”设立“中国汉字节”。

2010年秋,中国汉字网常务主任于朔与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周胜鸿在上海会务,确定在“第十四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在仓颉故乡白水召开,联合陕西仓颉文化研究会共同倡议“中华汉字节”。并策划立“中华汉字节”倡议碑。

2011年4月19~20日(谷雨节),由陕西仓颉文化研究会、中国汉字网、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新西兰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中共白水县委、白水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四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汉字节’ 筹备工作会议”,在白水县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一致倡议:设立“中华汉字节”,并在白水仓颉庙竖立“中华汉字节倡议碑”。

汉字节的由来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每年的2月21日作为“世界母语日”,其宗旨就是向全球宣传保护语言的重要性,促进本国母语传播运动。避免地球上大部分的语言消失。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字日。而我国学者多次提出的以仓颉故里谷雨节为“中华汉字节”,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据史料记载,早在黄帝时代,仓颉作书是一件“泣鬼神、天雨粟”的大事件,古时白水县也因此被命名过粟雨县,粟雨县是因为仓颉作书而得来的,我国传统的“谷雨节”也是因为这件事产生的。白水县还早在东汉延熹年间(162年),就有建庙之举,并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目前,白水县仓颉庙是我国仅存最早纪念文字发明创造的庙宇,仓颉庙古柏、古槐群与黄帝陵的古柏群遥遥相望见证了这一历史壮举。2001年6月,仓颉庙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4月19-20日(谷雨节),由中华仓颉文化研究会、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汉字网、新西兰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中共白水县委、白水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四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汉字节’ 筹备工作会议”,在仓颉故里白水县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一致倡议:设立“中华汉字节”。白水仓颉庙竖立“中华汉字节倡议碑”。

“节”系华夏: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语言文字报社在贺电中指出:“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青春常在,经久不衰。而这一切,都与“中华文字始祖”白水的仓颉有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董琨在贺电中指出:“仓颉是中华民族公认的创制汉字的始祖。中华文明起源与发达,厥功最伟,彪炳千秋。”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张学栋接到函告后,心潮澎湃,他在贺函中指出:“义承仓颉丰功,弘扬汉字文化。勇继造字伟绩,服务和谐社会。”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在贺电中指出:“仓颉呕心沥血数十载,搜集、整理流传与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号并加以推广和使用,在汉字创制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功绩。成立“中华汉字节”,为我国文字文化研究与交流搭建了又一广阔平台,也必将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字文化的窗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