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韩毕学
释义

个人履历

韩毕学,1961年1月13日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大水井乡老寨村,是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期间,他先后在大水井人民法庭、刑庭、罗雄法庭等部门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副庭长、庭长等职务。岗位变动,不仅需要一颗平常心,更需要不断汲取新知识,他始终保持着执着、坚韧、压不到、打不跨的军人本色,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他先后被授予“先进个人”、“办案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其所在部门也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和“优秀部门”等诸多荣誉。

人物生平

学 历:法律函授专科

职 业:法官

职 称:四级高级法官

所在单位: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人民法院

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副庭长、庭长等职务。

成就及荣誉

先后被授予“先进个人”、“办案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其所在部门也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和“优秀部门”等诸多荣誉。

个人其它信息

同事朋友昵称:老韩、韩大哥、韩法官

性 别:男

国 籍:中 国

籍 贯: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

出生地址: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大水井乡老寨村

出生日期:1961年1月13日

民 族:汉 族

语 言:汉语

生 肖:鼠

星 座:水瓶座

身 高:168CM

体 重:78 kg

血 型:O型

鞋 码:41 号

家庭状况:妻子、长子、长媳、独孙女、次子

婚姻状况:已婚(妻子:赵海芬)

爱 好:钓鱼、旅游、拳击、电脑

嗜 好:钓鱼、书法、拳击、电脑QQ游戏

人生格言:家有千金无非一日三餐,屋有百间无非放床一张

喜爱的运动:拳击

喜爱的品牌:质量过硬的都是品牌

喜爱的人物:李小龙

喜爱的服饰:休闲

喜爱的颜色:黄色、淡色系

最想做的事:退休后回老家养老

喜爱的音乐:怀旧及流行音乐

喜爱的歌曲:《飞天》、《英雄泪》

社会评价

不朽的法魂——追记云南省罗平县人民法院法官韩毕学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只有润物无声的真诚;他没有耀眼夺目的光环,只有俯身基层的奉献。

2009年5月16日19时20分,积劳成疾的韩毕学,因突发脑溢血永远告别了他钟爱的审判岗位。

“组织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1985年12月,在乡镇武装部干得正欢的韩毕学,转业到云南省罗平县人民法院大水井法庭工作时。按常理该喘口气歇歇脚的他,不顾眼面前急需解决就业的妻子、农村老家需要赡养的高龄父母和嗷嗷待哺的儿女等诸多难题,以强烈的敬业精神,模范地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

“组织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以服从为天职”,走上既陌生又新鲜的工作岗位,他一干就是24个春秋。期间,他先后在大水井人民法庭、刑庭、罗雄法庭等部门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副庭长、庭长等职务。岗位变动,不仅需要一颗平常心,更需要不断汲取新知识,他始终保持着执着、坚韧、压不到、打不跨的军人本色,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他先后被授予“先进个人”、“办案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其所在部门也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和“优秀部门”等诸多荣誉。

“在他心中,工作重于一切,廉洁公正高于一切,为此而不顾一切”,认识他的人都如是说。为了干好审判工作,他称得上“忘我”,面对案多人少的压力,韩毕学选择了超负荷运转。领导和同事们再三劝他要注意身体,他总淡淡地说:“案件在我手上,审限不能超,对身上的天平来说,迟到的公正本身就意味着不公正。”

“无论是作为一名基层法庭法官,还是在担任法庭庭长和后来让贤做助手,不论是民事还是刑事审判工作,他都是军人本色不变——勇挑重担,吃苦在前。”采访中,生前的同事翻阅着他主审的1246件各类刑事、民事案件,作为兼职书记员记录的1131件卷宗,真诚地评价说。

“谢谢您,韩法官”

韩毕学常劝诫身边的同事说:“法院这个家不仅需要领导抓管理,更需要法官为老百姓解忧消愁,我热爱审判工作,不办冤假错案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和追求。”

申请人叶某在一次塌方事故中造成脊椎骨折断,急需继续治疗,而被执行人一直故意逃避法院执行。翻看案件后,韩毕学当即和法庭的同志前往叶家调查了解,当时面黄肌瘦的叶某躺在床上,下肢已开始严重萎缩,家里一贫如洗,家人们围在床前痛哭失声。为了及时执行,韩毕学主动提出由法庭执行该案。随后,制定好执行方案的他和法庭同志利用办案的业余时间,抽空辗转于被执行人出没的地方,通过一个星期的摸底排查,终于在一个石场找到了被执行人,对其采取了司法强制措施。当他把执行案款26700元送到叶家时,叶某的妻子口里不停地念着:“谢谢您,韩法官。”

韩毕学工作任劳任怨,办理了一大批疑难、复杂、重大案件,凡上级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院领导多指定由他办理。“他是啃骨头、钉子案的‘专业户’。”原罗平法院院长刘建刚(现任宣威法院院长)得知韩毕学英年早逝的消息后,沉痛地说。

“韩毕学,你六亲不认”

“如果一个法官自身都不清不白,那么不管是审判案件还是做人,结果都值得怀疑。” 韩毕学经常这样对身边的同事说。

由于他是当地人,同学、朋友、战友、熟人、亲戚多,难免受到人情的干扰。同志们记得,一次他主审一起故意伤害案时,他的一位老战友专程替被告人上门说情,要求看在老战友的面子上,“关照”判处被告人缓刑。面对老战友期盼的目光,他耐心地解释说:“老朋友,你我都是军人出身,军人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你应该理解我的工作。法官办案的基础就是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如果我枉法裁判,岂不是执法犯法?” “韩毕学,你,你六亲不认!”听完这些话,这位老战友当场拂袖而去。就是这个案件,一位亲戚也同样吃了他的闭门羹。这位亲戚气愤地说:“这么点事都不办,你连亲戚朋友都得罪完了,我也再不进你这个家门求你了。”就是面对这样的话语,他始终坚持“什么大也不如法律大,任何时候都要对法律负责”这个理念,从不受外界的干扰影响。因他的“无情”碰了一鼻子灰、无功而返的人都只有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对这个‘刀枪不入’的人真是毫无办法……”

他常说:既然我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就要对得起自己胸前的天平。作为一名法官,给群众办事是应该的,若收了当事人的礼,没办成事当事人会骂我不是人,收了礼物办成了事当事人也同样会在心里瞧不起我。自己行得正,走得端,办案公正,那些歪门邪道就钻不了空子。多年来,他紧紧守住司法廉洁的底线,没有收过当事人一分钱、一份礼;没有办过一件人情案。

“法院工作的24年中,从未有人反映他办案不公和不廉洁。一言一行如皓月般明净,泉水般清纯。他恪守了法官本色,体现出时刻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不谋私利、不徇私情的高尚情操。”采访中,罗平法院纪检组负责人曾斌评价说。

“韩毕学,你卖命也要小心身体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失衡所引起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成多元化趋势,法院作为社会矛盾的集散地,案件每年都呈上升趋势。面对人少案件多的矛盾,身为“老大哥”的韩毕学主动放弃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了解案情,书写法律文书。在农村务农的妻子经常不解地说:“韩毕学,你这种卖命地干,头痛就吃头痛粉,又不去看医生,小心身体呀!”就在韩毕学同志临走的当天上午,面对妻子的责备,他依然“不耐烦”地说,“一点小病算不了什么,审判工作我干了20多年,对她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上班拼命干工作,工作期间不能陪你,到干不动退休了就带你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谁也想不到,这句话竟成为韩毕学同志对深爱妻子的临终遗言。

2009年5月16日19时20分,积劳成疾的韩毕学紧紧的闭上了双眼,终于放下了他一直魂牵梦绕的审判事业。

“老韩是罗平法院惟一一个没有请过一次病假的法官。老韩走了,但是他任劳任怨、不畏艰难的工作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间!”采访中,罗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开宇沉痛地说。

后记:

人们来了又离开,来去匆匆,手舞足蹈,却不提一个死字。好得很,可是一旦大限来到--他们自己的死亡,他们的妻子、儿女、朋友的死亡--出其不意地抓着他们,让他们觉醒不过来,一无准备,然后情绪如狂风暴雨般征服他们,让他们哭得死去活来,怒气冲天,伤心欲绝!

死亡是个大迷雾,但有两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其一,我们总有一天一定会死;其次,我们不知何时或如何死。因此,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知道何时会死,而我们就把它当做藉口,延迟对死亡的正视。我们就像小孩玩捉迷藏一样,蒙住眼睛以为别人看不到我们。

为什么我们会生活在死亡的恐怖中呢?因为我们的本能欲望是要活着,而且继续活下去,而死亡却无情地结束了我们所熟悉的一切。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么醉生梦死的,我们都是依循既有的模式活着:年轻时候,我们都在接受教育;然后,找个工作,结婚生子;我们买个房子,在事业上力争上游,梦想有个乡间别墅或第二部车子。假日我们和朋友出游,然后,我们准备退休。有些人所面临的最大烦恼,居然是下次去哪里度假,或耶诞节要邀请哪些客人。我们的生活单调、琐碎、重复、浪费在芝麻绿豆的小事上,因为我们似乎不懂得还能怎样过日子。

我们甚至不曾为今生花过太多的时间和思考。想想有些人经年累月地工作,等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年华老去,濒临死亡,结果手足无措。尽管我们总是说做人要实际,但西方人所说的实际,其实是无知、自私和短视。我们的眼光浅显到只注意今生,到头来是大骗局,现代社会无情而毁灭性的物质主义便是由此产生的。没有人谈死亡,没有人谈来生,因为人们认为谈死亡或谈来生会妨碍世界的“进步”。

如果,我们最希望自己活得真实并继续活下去,为什么还要盲目地认为死亡是终结呢?为什么不尝试探索来生的可能性呢?如果我们真的就像我们所说的那么务实,为什么不开始严肃地反问自己:我们的“真实”未来到底在哪儿?毕竟,很少人活过一百岁。过了那一点,就是不可言说的永恒,……。

当你强壮而健康的时候,从来不会想到疾病会降临;但它就像闪电一般,突然来到你身上。当你与世间俗物纠缠不已的时候,从来不会想到死亡会降临;但它就像迅雷一般,轰得你头昏眼花。

只有懂得生命是多么脆弱的人,才知道生命有可贵。有一次我在英国参加一项会议,与会者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访问。同时,他们采访一位濒死的妇女,她过去从来没有想过,死亡竟然是如此真实,所以恐惧不已。现在她知道了,她只想对在世的人说一句话:“认真看待生命和死亡。”

既然如此, 那么让我们从此刻就发心立志做一个有道德, 追求科学技术文化知识, 拥有智慧的人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0: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