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憨山大师佛学思想研究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8月1日)

平装: 25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32

ISBN: 7807304359

条形码: 9787807304357

商品尺寸: 21 x 14.5 x 1.3 cm

商品重量: 299 g

ASIN: B0011FC8BM

内容简介

憨山大师是我国晚明佛教四大高僧之一,曾在晚明佛教的复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憨山大师佛学思想研究》把憨山大师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广搜博引,全面系统地加以研究,主要集中在憨山大师佛学思想的层面,重在厘清其佛学思想与唐宋佛教的传承关系,以及与后来“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主张的内在联系,厘清佛学与儒学、宋明理学相互吸收又各自为用的关系,乃至四大高僧在复兴佛教方面的思想认识、修持主张的差异等。

作者简介

夏清瑕,1965年2月生,安徽省全椒县人。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硕上学位。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现执教于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宗教与法律文化、人权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近30篇。

目录

绪论 心学的展开和晚明佛教的复兴

第一节 心学的展开及其对晚明佛教的影响

第二节 晚明佛教的复兴

第三节 晚明佛教复兴的特点及主题

第一章 憨山大师生平述评

第一节 年少离家,志在出世

第二节 参访游历,精进佛法

第三节 广结善缘,弘扬佛法

第四节 遣戍雷阳,中兴祖庭

第五节 东游讲学,坐化曹溪

第二章 心性论

第一节 心一元论

第二节 佛性论

第三节 修行论

第三章 圆融观之一:禅教·性相关系论

第一节 判教思想

第二节 禅教一致

第三节 性相一源

第四章 圆融观之二:禅净关系论

第一节 憨山的净土修行和论述

第二节 唯心净土

第三节 念佛观想与参究念佛

第四节 晚明四大高僧净土思想之比较

第五章 圆融观之三:三教关系论

第一节 三教一源论

第二节 佛化儒学

第三节 佛化老庄

第六章 从近世“人生佛教”看憨山大乘菩萨精神与晚明佛教的入世性

第一节 近世“人生佛教”的内涵

第二节 憨山大乘菩萨观和菩萨行

第三节 大乘菩萨行和晚明佛教人世性

附录一:憨山作品及流通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中国佛教自五代之后,虽在宋有天台之中兴,然就总体而言,几成禅净之天下。与儒释道三大思想潮流逐渐交融的大势相呼应,赵宋之后的禅净亦日趋合流。当时的许多佛教思想家,虽然就法脉传承说,或出自教门,或属于禅宗,并且因着各种原因,常常也会有或偏净、或重禅之分别,然在主张禅净可以合流、应该合流这一点上,却几无二致。这一点在晚明四大高僧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中国佛教发展至明代,已现“末法”气象,加上朱明王朝对佛教进行严厉的控制,致使佛教更趋衰落,只是到了明代晚期,由于“四大高僧”的出现,佛教才重新出现复兴的势头。而“四大高僧”的思想特点,几可一言以蔽之,日“禅净合流”——虽然分别而论,有紫柏真可在倡禅净合流的基础上稍偏重禅,其余三家如云栖袜宏、憨山德清、蒲益智旭的思想特点,几乎都是“融会诸宗,归极净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