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岱诗社
释义

“海岱诗社”是明嘉靖年间活动在古城青州的一个文人诗社,《海岱会集》是诗社成员唱和之诗的结集。诗集所收作品以吟咏山水,描绘田园,咏史怀古,忧叹民生为主要内容。艺术上抒写性情,真率闲雅是其主要特征。这在三杨“台阁体”诗风蔓延、“前七子”拟古之风日炽的情况下,能不为风气所转移,自适其意,直抒性情,实为“公安派”之先响。所以在明代文学史上应有一定地位。

“海岱诗社”由八人组成。石存礼(1471年~?),字敬夫,号来山,青州益都城里人。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官至绍兴知府。冯裕(1479 年~1545年),字伯顺,号闾山,原籍临朐,明清时期临朐冯氏文学世家的奠基人,著名曲家冯惟敏之父。生于辽之广宁,后归故里,定居青州。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历官华亭县令、晋州知州、平凉知府、石矸知府,贵州按察副使。著有《方伯集》。陈经(1482年一?),字伯常,号东诸,益都城里人。正德九年(1514年)进土,官至兵部尚书。黄卿(1485年~?),字时庸,号海亭.益都北关人。正德三年进士,历任南京刑罚郎、浙江右参政、江西左布政使。著有《海岱会稿》、《编苕集》等。杨应奎(1486年~1542年),字渑谷,别号骞翁,益都东关人。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历任临洮知府,南阳知府,著有《渑古集》。刘澄甫(1482年一?),字子深,号山泉,寿光人。正德三年进士,官至山西参议,著有《山泉集》。刘渊甫(1485 年~?),字子深,号范泉,刘澄甫之弟。正德五年举人,著有《范泉集》。蓝田(1477年~?),字玉甫,号北泉,即墨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著有《北泉集》。

嘉靖十四至十六年(1535年一1537年)之间,陈经以礼部侍郎丁优归里,蓝田除名闲住,刘渊甫未仕,石存礼等五人均致仕闲赋,于是八人结为“海岱诗社”。按其“社约”规定,诗社每月集会一次,轮流召集,集会地点在青州北部禅林寺。每次集会,社员必须拟赋题一道,古今诗十首。同时规定“会友各备私课簿一册,公课簿一册,大小格式相同,转相抄录。不许将会内诗词传播,违者有罚。”可见其作诗完全是自适性情,以此娱老,不以文坛名誉为事。所以更能显示出独特的诗歌风貌。

“海岱诗社”唱和之诗,由冯格曾孙冯琦编为《海岱会集》十二卷。诗集按诗体分类编排,共计收诗749首。诗集除蓝田外,其余七人均有诗作.对于蓝田为何在诗社中有名而诗集中无诗府州清代文学家李文藻《海岱会集跋》推测说;蓝田“仅存姓氏,而无一诗,岂当时偶与行会,旋即归去,来山诸君子未忍删落其名邪?” 此种解释可备一说。此诗集编成并未刊刻,后以手抄本及《四库全书》本两种版本流传。

据现有材料,大体可勾勒出手抄本的流传过程。李文藻《海岱会集跋》云:“文藻十五、六时,即闻有《海岱会集》一书,遍访旧家不可得。年来耳书贾刘雪友有写本,而不肯假观,为买一裘,始许录副。适值深冬寒甚,呵冻手抄,起于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蒇事.按郡志作十四卷,今实十二卷。元本朱笔评点,不能知谁何?其墨笔则云出颜山王枣村洪谟手。”据此可知,冯琦所编《海岱会集》传至王洪谟(一作谋)手中(王洪溪,字禹陈,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举人,博山人,一说“傅山”,据考“傅”为“博”之误),后为书商刘雪友购得,李文藻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抄录.又据青州市图书馆馆藏抄本所附闫湘蕙《重抄〈海岱会集〉序》,及杨锡纯再抄附识可知,光绪九年(1883年)冬,昌乐闫湘蕙按李本抄录三部,一九四五年益都杨应奎之九世孙杨锡纯又照闫本录副。现青州市图书馆所存即杨锡纯抄本,分元、享、利、贞四本,共十二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1: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