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释义 |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亡](6) 丢失;丧失。(12) 通“忘”。[寿]本义:长寿。[失]找不着。 【所】处所,生活居住的地方。谈论人居住的地方没有意义,因此在这里指的是精神居住的地方,如果从精神上谈居住的地方这个大家就熟悉了,比如说成语“神不守舍”就是指精神不想守在自己居住的地方身体上,而是飞到外面去了。 这说明大家公认精神居住的地方就是身体,身体既是精神吸取营养的地方,又是精神居住休息的地方,因此身体就是精神的家园。一个人如果把精神的家园给弄丢了,精神就没有吃与住的地方了。把精神的家园给弄丢了就是注意力习惯性地把身体忘了,把身体忘了就会找不到身体的感觉了。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又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还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使身体始终保持在心平气和的状态,并且使精神守在身体上,这样就把精神世界管理好了;精神和身体分离的话,精气就完了。”第二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精力,就像天空和太阳,如果把精力的住所弄丢了,那么就活不长并且萎靡不振。”第三句话的意思是“使精神向内守在身体上,那么疾病还会从哪里生出来呢?”道家的祖先黄帝反复强调不要把精神的家园弄丢了,这样才能长寿,作为一个活了160多岁的老子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呢? 因此本句的意思是“一个人不把精神的住所弄丢了才能长久,一直到死从来都没有把精神的家园弄丢了,那么这个人就能长寿。” 比如说由于崔永元的心思长期飞到外面去了,这样就把精神的家园弄丢了,所以晚上找不到瞌睡的感觉了,因此晚上睡不着觉;又比如说很多人由于心思都飞到了工作上,因此把精神的家园弄丢了,致使的脖子长期保持在紧张的状态但是却从来感不到脖子和颈椎的疲劳,最终使颈椎变形从而导致颈椎病。以上都是比较严重的例子,最普遍的是由于心思飞到外面去了,因此就感不到身体的需要了,比如说我平时从来不会出现不由自主的深呼吸现象,但是我发现我哥的两个儿子,他们在做游戏时,时不时地会出现深呼吸现象,这说明儿童无论干什么注意力都放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上,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心思总是不由自主的飞到了其他的地方,因此能感到身体缺氧的细微感觉,所以会及时地进行深呼吸来解决身体的缺氧状态。现代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没有人能够像老子那样活到160多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