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哈尔滨病人虚构门 |
释义 | 报道据央视报道,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的阿继医院,是一家规模不大的民营一级甲等医院,也是医保定点医院。这里病房床位大都空着,但医院记录却显示这些空病床上住着病人。医院通过虚构病人套取医保基金获利。医院拿到医保卡后,虚构治疗费用与住院押金,医保中心将报销资金打入医院账户,医院持虚假的出院结算单到医保中心报销。 “虚构病人”大戏几乎是个无本万利的买卖。然而,有一本万利的,自然也有亏大了的,医保不可避免地成了冤大头。医保中心无端为“虚构病人”支付医保经费,显然完全背离了医保制度的初衷。医保部门作为医保经费的支付者,按说本该担当起监督责任,具备识别真伪的慧眼。明明是一出拙劣的假戏,居然骗过了专业的医保机构,恰恰暴露出医保监督机制的漏洞。既然当地医疗保险中心在住院病人住院期间都要到医院进行实地核查;何以“病床上空着,却住着病人”这样明显的诡异之处,都没有被核查出来?甚至连住院时间上的低级错误,都毫无察觉?“虚构病人”之所以能上演,与其说是“演员”的演技有多高明,不如说是“观众”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造假者壮了胆。 调查按照当地住院患者医疗报销程序,患者要持医保卡交纳住院押金,办理住院手续;出院结算时,先由医院垫付患者应报销的金额,再由医保中心每月对医院进行结算。也就是说,要想套取医保资金,必须要先拿到个人的医保卡,然后才能将相关信息录入医院与医保中心联网的电脑。那么,那些没住院的所谓住院病人,他们的医保卡是怎么到了阿继医院手里的呢? 记者抽取的第二位住院患者名叫徐秀萍,是一名退休教师。不久前,她刚做过手术,看来,她应该是住过院的。但徐秀萍说,她的病不是在阿继医院看的,手术也不是在阿继医院做的。记者又找到了第三位住院患者王岩,他的情况和前两位“病人”一样。但医院的住院记录上却显示,他们不仅住院,而且每天还在交床位费,和正常住院的患者一样,每天都在打针吃药、接受检查和治疗。医院的职工说,“在这些人没有到我们医院住院的情况下,为这些人办理虚假住院,然后拿着虚假住院结算单到阿城区国家医保结算中心报取了现金,用这种方式套取了国家医保资金”。徐秀萍回忆说,当时找过周自刚看病,就把医保卡放他那儿了。周自刚是这家医院的院长。据知情人介绍,在他的手里,时常放着几十张医保卡。 有了这些医保卡,在办理虚假住院手续时,还得做点手脚。住院必须先交纳一笔押金。住院病人既然是虚构的,那么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住院押金自然也是虚构的。让虚假的病人住院,必须要在这些人身上产生大量的医疗费用,才能套取医保资金。在阿继医院的住院记录里,这些根本不存在的住院病人每天都在吃药打针、检查治疗。阿继医院的职工说,办理完住院手续以后,病人的床费、护理费微机里面就自动产生。“月末前,周自刚再给‘患者’统一补药费和检查费单子,由收款人员统一录到微机里,然后使每个患者都能产生一定费用。”据介绍,每个人的费用在几千元到1万元左右。十几天后,他再给这些人出具出院手续。这样,在住院处微机上就体现了一整套像真的一样的住院手续和出院结算单。 回应尽管是造假的病人、造假的单据,但在录入阿城区医保中心的结算系统后,真金白银的医保报销资金就顺利地返还到了阿继医院的账户。那么,医保中心对造假行为,能不能发现呢?阿城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心副主任燕淑敏说,在住院病人住院期间,他们都要到医院进行实地核查。 阿城区人社局副局长张志平采访中表示,他们不掌握“假住院”情况。阿继医院职工说,该院住院病人最多时,每月只有二三十人。但在医保中心的支付系统中,同样的时间,住院病人竟多出了三倍。目前,阿继医院套取医保问题已经被有关部门立案。 17日,从哈尔滨市阿城区委了解到,涉嫌骗取医保金的阿继医院院长周自刚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阿继医院医保结算网络也被暂停,医院正全面进行整改。 流程阿继医院套取医保资金流程 拿到个人医保卡 将住院信息录入医院与医保中心联网的电脑系统 虚构治疗费用 虚构住院押金 医保中心将报销资金打入医院账户 持虚假的出院结算单到医保中心报销 来论医院本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地方,应该是一片净土,没想到却成了利用非法手段牟取个人利益的犯罪场所,身为院长不能替患者管好钱,却把罪恶的黑手伸向人民群众的“保命钱”,实在令人愤慨。 令人不解的是,周自刚骗取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竟然从2008年至2011年7月跨越了4年多,倘若是个人投机取巧也不过一次两次,长达4年之久,是周自刚手段巧妙还是制度有漏洞?在这起案件中,阿继医院上传到医保中心的材料看不出纰漏,有些医院就钻了监督人员少、监督工作量大的空子。显然这是管理制度设计上的漏洞。 因为医保资金是公共福利,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容易被吃“唐僧肉”。这种行为,已不是医德医风问题,而是有预谋地偷窃了公众福利,严重伤害医保制度的公信力,破坏新制度的建设。 值得深思的是,近年来医院骗保事件时有发生,并且被媒体屡屡曝光。但面对明显的制度漏洞,负有“堵漏”责任的相关部门,却表现地熟视而无睹。由此可见,医保制度有漏洞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明知有漏洞却置之不理。因此,有必要从加大处罚和监督力度两个方面入手,防患于未然,才能解决医院骗保问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