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韵祥和 |
释义 | 《国韵祥和》又名《错金银龙凤方案》。《国韵祥和》是一副绣卷;丝、绢;纵1.8米、横1.5米,是一副非常有名的瓯绣作品。《国韵祥和》作品拓宽了传统瓯绣的花鸟、鱼兽、人物等题材,大胆采用现代绘画技巧和三维立体法等新技艺,作品运用意象造形,集技艺、工艺与摄影艺术为一体,创新瓯绣针法--错针法,还原了沉睡千年岁月的斑驳氧化层机理,把造型生动的青铜礼器氧化层呈现成迷人的蓝绿色彩、以及华美、奇异的纹饰。作品的创造使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这幅作品的创意来源于战国时期中山王墓出土青铜器(1997年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出土)。 该作现在被珍藏于浙江创意园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研究所内,浙江工贸学院院长“何向荣”誉之“镇院之宝”。 为了创新瓯绣艺术,弘扬瓯越优秀的传统文化,此作以新颖的瓯绣针法来表现沉睡千年的青铜器,给瓯绣艺术带来崭新的风格和品貌。作品“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取得了绚丽的瓯绣新颜艺术效果。 瓯绣起源于1000多年前,由丝绸绣成,表面光洁亮丽,栩栩如生。这幅瓯绣作品《国韵祥和》获2007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2007年11月1日,西博会工艺美术展在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开展,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选送的瓯绣和瓯塑作品“国韵祥和”、“天籁之音”、“绿色楠江,源远流长”等作品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据悉,瓯绣和瓯塑是温州特有的民间工艺,但是现在面临着后继无人、技艺失传的危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让宝贵的民间工艺得到传承和发展,让非物质文化走进校园,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民间工艺的美感,从而热爱民族文化,特地成立了传统工艺美术研究所,招收了一批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来学习瓯绣和瓯塑,并聘请了工艺美术师邹绳珠和郑央凡老师来担任教学工作。 这次展览的作品《国韵祥和》是邹老师和李老师历时18个月才创作完成的。这幅作品选用战国时期中山王“错金银龙凤方案”斗拱下面的动物群为素材,其结构繁复,色彩斑斓夺目,底座为4只卧鹿承托一个圆圈,上为4条姿态雄健的龙和4只展翅欲飞的凤相互纠结,左右盘绕,栩栩如实物。 学院作品入选展览会,说明了工贸学院抢救传统民间工艺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称赞,也体现了工贸学院在研究传统民间工艺中所取得的成绩。据悉,这次展览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市委书记王国平、市长蔡奇等一行在开展当日一起来到展览会现场参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