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家体育总局资助出版项目: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张力为 编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112146

出版时间:2002-12-01

版 次:1

页 数:785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体育/运动 > 体育理论与教学

编辑推荐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读者对象为全国体育院系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已被大多数体育院系列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不同体育专业的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都有必要学习或继续学习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以便了解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做好自己的研究。考虑到已经出版的体育科学方法的专著不多和体育院系学生和教师的基数庞大两个因素,预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将有较大的市场开拓空间。

内容简介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从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研究课题的规划设计、资料数据的统计分析、不同研究的相互比较和研究结果的相互交流5个方面构筑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系,希望能够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上为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实用的指引。《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引用的参考文献共计520篇,其中中文152篇,英文368篇,引文截止日期为2002年5月。

一、《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写作意图、主要内容及材料来源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作者持教育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发表著作6部,著作章节12章,学术期刊论文75篇,学术会议论文37篇,译著1部,译文22篇0因此,积累了较多的研究经验。在研究过程及研究生研究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深切体验到笛卡儿的名言:方法学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毫无疑问,也是体育科学知识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之一。

二、《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希望体现出思路新、起点高、内容全、应用好的特点。例如,《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增添了许多过去体育院系教学中没有的内容,如跨文化研究设计、结构公式模型、分层线性模型、第三变量分析、元分析以及不同研究的比较与整合等,以适应体育科学迅速发展的需要。又如,《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对统计方法的介绍,完全从研究问题出发,强化统计方法与研究问题的有机配合,淡化统计原理和统计过程的介绍,并希望以此与体育统计学做出明显区分。另外,《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大量实例也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理解研究方法的原理。

三、《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针对本科生、研究生和研究员3个不同层次的人的不同需要,撰写了不同的内容,设计了不同的阅读与教学方案。《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涉及的方法学问题宏大而全面,适用范围很广。不同类型的人,尽可以各取所需。初级的学生可以从《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了解到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高级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可以从《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中了解到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

第二,《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大量参阅了国内外体育科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方面研究方法的最新资料,而没有局限于现有的中国体育科技资料。因此,内容丰富,起点较高。

第三,《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特别注意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运用了大量的研究实例和假想实例来说明研究方法的原理和原则,使读者容易理解和遵循。

第四,《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特别注意了宏观理论思路和微观操作方法的结合,既有科学理念的讨论,也有操作方法的介绍,以帮助读者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地掌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精髓。

四、《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读者对象和社会需求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读者对象为全国体育院系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已被大多数体育院系列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不同体育专业的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都有必要学习或继续学习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以便了解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做好自己的研究。考虑到已经出版的体育科学方法的专著不多和体育院系学生和教师的基数庞大两个因素,预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将有较大的市场开拓空间。

·查看全部>>

目录

前言

目录

第一编 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

第一章 科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

第二编 研究课题的规划设计

第三章 选题规划

第四章 抽样方法

第五章 变量关系与变量控制

第六章 信度与效度

第七章 真实验研究设计

第八章 准实验研究设计

第九章 非实验研究设计

第十章 现场调查研究设计

第十一章 访谈调查研究设计

第十二章 纸笔测验研制方法

第十三章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第十四章 个案研究设计

第十五章 跨文化研究设计

第十六章 运动员选材研究设计

第十七章 比赛技术统计研究设计

第三编 资料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十八章 多元回归与研究课题

第十九章 典型相关与研究课题

第二十章 多维频数分析与研究课题

第二十一章 分层线性模型与研究课题

第二十二章 协方差分析与研究课题

第二十三章 多元方差分析和多元协方差分析与研究课题

第二十四章 重复测量的剖面图分析与研究课题

第二十五章 判别函数分析与研究课题

第二十六章 逻辑斯蒂克回归与研究课题

第二十七章 主成分分析和因素分析与研究课题

第二十八章 结构公式模型与研究课题

第二十九章 第三变量分析与研究课题

第三十章 显著性、效果量、原因量

第四编 不同研究的相互比较

第三十一章 元分析

第三十二章 不同研究的比较与整合

第五编 研究结果的相互交流

第三十三章 科技信息的检索与查询

第三十四章 研究结果的报告与交流

附录

附录1 体育科学常见统计误用

附录2 体育科学专用心理学纸笔测验名称及来源

附录3 体育科学常用心理学纸笔测验名称及来源

附录4 体育科学常用生理学测验名称及来源

附录5 社会科学研究计划示例

附录6 自然科学研究计划示例

附录7 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示例

附录8 自然科学研究论文示例

附录9 随机数表

主题索引

参考文献

教学规划

·查看全部>>

前言

这本书可以满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不同研究方向的读者的不同需要吗?

本书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方法论层次,通过第一编,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中“科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这两章体现。方法论层次是指导研究的宏观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定、研究原则和研究逻辑(袁方,1997)。

第二个层次是研究方式层次,通过第二编,研究课题的规划设计中的前4章体现,包括“选题规划”、“抽样方法”、“变量关系与变量控制”和“信度与效度”。研究方式层次位于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体现着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又指导着科学研究的具体手段。

第三个层次是具体手段层次,通过第二编,研究课题的规划设计(如真实验研究设计)、第三编,资料数据的统计分析(如多元回归与研究课题)和第四编,不同研究的相互比较(如元分析)中的26章体现。具体手段层次是指导研究的微观思想体系,涉及的是某一类研究的具体的操作思路和操作方式。

最后,本书还专章介绍了查询科技信息和撰写研究报告的原则和方法,9个附录更是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书是为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研究员所写,包括5编、34章和9个附录,总计100余万字。我想,不同水平、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读者,总是可以从上述内容中,找到符合自己需要的章节。我也希望,不论是以自然科学研究为己任的体育科技工作者,还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文科学研究的体育科技工作者,都能从本书中获益。但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主要部分或核心部分,是实证研究的方法学。

精彩书摘

第一编 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

科学是当今最为时髦的高频词。从背着书包、怀着新奇和期待的心情第一次走入学校大门的小学生,到在夕阳下感叹人生的白发老人;从每天迎送无数客人的火车站、飞机场的检票员,到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在不断地感受着科学的魅力。对某些人来说,科学就是数学;对另一些人来说,科学就是白大褂加实验室;还有人可能会把科学看做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是一个不断创造着奇迹的精灵。有一个作曲家曾写过一曲“无尽的爱”( endless love),令无数恋人为之动容。对于我来说,科学意味着无尽的探索( endless exploration)。

科学会有读者曾经认识到或想象到的那些特征,也会有读者没有认识到或想象到的特征。科学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和梦想,但要给她一个准确的界定,又显得那么困难。本书第一编的目的就在于为读者思考科学和科学方法的本质导一个合适和恰当的方向,并为读者阅读其他篇章打下基础。

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科擎方法的一些主要特征。实际上,这些特征是人类在几千年的科学探索中逐渐形成的一些共识,是科学家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正是由于具备了这些特征,科学才得以成为人类适应自然和适应社会的最有力的武器。

第二章主要是介绍科学得以向前迈进的机制。理论假说是科学的大脑,实证检验是科学的双腿;理论假说使科学具有方向性和预见性,实证检验使科学脚踏实地。大脑的功能与特点及双腿的走路姿势决定了人们前行的方向与速度,同理,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决定了科学发展的方向与速度。

作为体育科学的探索者,首先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是科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和宏观思路;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的具体设计和微观技术,会避免“见树不见林”的狭隘。我们希望,第一编能够给读者一个

合适的导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