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不见兔子不撒鹰 |
释义 | 基本解释兔子身体灵巧,动作敏捷,奔跑迅速,而且体色与所处环境相近,易于隐蔽,一般来说比较难以捕捉,但是它有致命的天敌鹰,鹰有独特的视觉系统,目光敏锐、锁定目标后,能够动态中准确地判断兔子的位置,而且飞行迅猛,只要在高处发现兔子,盘旋飞行锁定后,一个俯冲下来就抓捕到。猎人们利用鹰的这个特性,将其豢养起来,经常在饥饿状态下用鸟类喂食以训练其野性,提高捕猎能力,在没有兔子的时候就让鹰养精蓄锐,当主人外出打猎时就带上鹰,看到兔子后才将手里的鹰放出去,保证捕获兔子。 俚语用法:比喻没有看到真正的目标,决不轻易露出自已的底线条件。 含义没有出现明确的目标,就不会采取切实的行动,形容做事稳当,沉着稳重等,有时候有贬义,说明人的阴谋。 缺点这种针对性方式不可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行动效率以及降低成本,因为目标太过单一,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当用法例如:1、银行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拿到客户的抵质押物,是不会贷款给你的。 2、公司真的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在没有拿到客户的项目单子前,坚决不愿意给你加工资,也不愿意给你增加资源。 3、受贿人急着想拿到好处,责骂项目投标人:这些人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你要不给他点名了厉害,恐怕他们是不会白给好处的。 4、工程承包商怕丢掉项目合同,估算如何去行贿:局长大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先把好处送过去,恐怕合同要丢掉了。 相关相应的,还有一个说法:兔子蹬鹰,说的是兔子急了也会使出撒手锏,就跟狗急跳墙一样。往往把老鹰踢得羽毛飞落。 这个说法比喻做事时要抓住时机,认准目标。 翻译Don't loose the falcon until you see the hare.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