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 |
释义 | 2009年10月17日,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矿业大学等11所矿业、能源、环境领域的世界知名高等院校,共同发起并签署了《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宣言》,标志着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的正是成立。 成立背景目前,全球都面临着资源、能源与环境的挑战,这种挑战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其直接源于在人类作为整体尚未解决基本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之时,就已经提前面对一次能源的迅速枯竭与人口增长、工业化所带来的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而可替代性能源与环境保护无论在理念共识、开发利用体系还是关键技术方面仍任重道远。对此,国际上与资源、能源、环境相关的大学都应该以积极的行动来应对这种挑战,在平等自愿、互信互利、互相尊重的原则下,共同商讨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领域的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大计,以推动全球范围内矿业、能源与环境领域高等教育的深度交流和有效合作,共同迎接人类在矿业、环境与能源领域面临的挑战。 联盟宗旨联盟成员在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方面的有关国际公约与协议的指引下,在各成员所在国家和地区法律允许的框架下,广泛联合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领域的各方力量,共同为应对全球矿业、能源与环境的挑战做出积极贡献。 联盟性质联盟将由全球范围内与矿业、能源、环境相关的大学加盟组建。联盟实行主席团负责制,执行主席由合作联盟各方轮流担任。秘书处常设在中国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推举中国矿业大学宋学锋副校长作为联盟秘书长负责日常事务。 合作领域联盟将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知识转化为载体,在一次能源的绿色开采、洁净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目标任务共同推进矿业、能源与环境领域的人才培养事务,积极推进联盟各成员之间的课程互认、学生互派、教材互换、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围绕联盟的主旨和任务,定期举办相关高层论坛和学术会议;促进联盟成员之间在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合作,积极开展高层互访和学术交流。 联盟成员中国矿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矿业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德国波鸿工业大学、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群马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越南河内地矿大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