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郭瀛州 |
释义 | (1908~1966) 又名郭宗儒,江苏扬中人,因家乡灾荒,18岁只身来到上海。稍后在西姚家弄、阜民路一带以摆书摊为生。抗战期间曾在雷云轩烟杂店谋生。 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曾流行过茴香豆,此豆韧而不坚,软而不涩,但掌握其烧煮技艺者屈指可数。郭瀛州另辟蹊径,在煤球炉上做试验,从选豆到煮豆,从用料到配方,经过反复摸索与实践,终于掌握了烧煮的技术,成功地试制出比茴香豆略为坚韧的五香豆。由于这种豆的用料是以糖精、食盐、奶油、香精等配制而成,故名“老城隍庙冰糖奶油五香豆”。民国28年(1939年)9月,由于生意兴隆,郭将原来的“霄云轩”旱烟店改名为“兴隆郭记号”,做五香豆生意。在经营上,他实行零售兼批发,差人每天用自行车送公园、下戏馆、跑车站、上轮渡,甚至通过列车员在火车上推销,颇受各地旅客欢迎。 民国34年始,在城隍庙先后出现了“陆记”、“吴记”、“王记”、“陈记”等近10家专营或兼营奶油五香豆摊位,包装、商品和标识都相似,为使消费者能辨别商标真伪。郭瀛州遂向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商标注册登记。1951年正式启用新商标,并更改了包装规格,生意愈益兴隆。 1956年,“兴隆郭记号”商店与工场参加公私合营,庙内近十个五香豆摊贩也被吸收进商店,扩大了门面。60年代以来,奶油五香豆还被列为特供商品,深受国内外友人和社会名流青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