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贵州省核工业地质局 |
释义 | 贵州省核工业地质局组建于1955年,时称为贵州省第三地质队(又称贵州省铀矿地质队),受二机部和贵州省双重领导,是贵州省唯一的一支以铀矿为主、综合找矿的地勘队伍。1964年4月改称中南二○九队第六队;1971年,中南二○九队实行工改兵,贵州六队与其隶属关系随之改变,成为核工业部三局直属队,1984年1月划归西南地勘局领导,1999年,实施核地质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后,该局由原核工业总公司移交贵州省人民政府,实行属地化管理,隶属省国防科工办领导,为省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单位住贵州省贵阳市见龙洞路118号。 军转民前,主要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对全省的铀矿资源分布进行了详细的勘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铀矿地质档案资料,较全面地掌握了全省铀矿资源的具体分布情况,先后向国家提交铀矿床8个(其中位于开阳县白马洞的504铀矿床,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提供了部分核原料),铀矿点86个,铀矿化点100多个,提交地质、物探、水文及各种专题报告1400多份,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铀矿战略资源,确保国防建设的需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多次受到核工业部、核工业地质总局的表彰。军转民后,按照上级“以核为本,军民结合”的方针,积极开展综合找矿,努力发展多种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省同行业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全局现有在册职工近千人,其中地质、物探、水文以及其他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230多人。局机关设:办公室、劳动人事处、财务处、发展规划处、地质处、经济运行处、党群工作处、保卫处、行政管理处和离退休工作处。局属二级单位六个:贵州核建工程勘察院、贵州核工业地质调查院、贵州兴泰实业有限公司、核工业贵阳二0六医院、核工业西南建设工程总公司贵阳分公司、核工业福泉经济技术开发公司等。注册资金3945万元,拥有从事地质找矿勘查、水文(工程)地质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地质测绘、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物探,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业生产以及社区医疗服务等工作相配套的技术力量和装备,产品生产工艺先进,工程施工质量可靠,质量检测手段先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