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贵儿戏
释义

贵儿戏从清朝中末叶发展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是怀集县桥头镇特有的传统剧种,由民间舞狮、舞马、舞麒麟、舞寿星公、舞龟鹿鹤并加唱采茶戏构成。 贵儿戏已被列入中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一,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

起源

贵儿戏起源于怀集县桥头镇,它是在当地民间歌舞和说唱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剧种。

起源地介绍

怀集县的南部,曾为古封阳县地。南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置永固县,辖永固、诗洞、凝洞三堡,唐开元二年(714)省永固入怀集县。凝洞堡即今桥头镇,东接永固,南邻诗洞,北靠大岗,西与封开县相连,面积213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早年,每当农历正月,当地盛行舞狮、舞马、舞春牛、舞麒麟、及舞寿星公龟鹿鹤,并演唱采茶曲。这些活动,当地人叫“舞春色”、“耍年宵”,亦称“贵儿”。农历六月初六,四村八寨男女老少,走出石林山谷,结伴来到桥头圩附近的燕岩,游览大溶洞景色,谒刘三妹石,对山歌,以及一睹攀崖高手掏燕窝那种履险如夷的技艺,热闹非凡,曰“耍岩节”。到了中秋节前后的月夜,青年男女成群结队,聚在村前溪畔唱“八月歌”(亦称唱“夜歌”),村与村、队与队之间相互唱酬,内容或猜谜语,或唱“三国”、“西游记”等故事段子,唱者如痴,听者入迷,一直唱至深夜,甚至天亮方休。这些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歌舞艺术,孕育并催发了贵儿戏的诞生。

发展与传承

据老人说,清同治年间,在舞狮、舞马等广场道具舞表演完毕之后,一般都附加有一、两个节目。这些节目有武术表演,也有说说唱唱之类的,说唱的节目大都是从外地传入的,如《十二月采茶》、《车龙卖灯》、《阿烂卖猪》、《磨生镜》、《补缸》等等,或者只说不唱,即兴编造一些笑话逗观众一乐。登场的演员通常只有1至2人。清光绪年间,开始有人编排带有故事情节及两三个人物的雏形小戏,如《文公训侄》、《贤妻谏赌》、《大木节开花》等,配上由外地传入的[采茶调]或都用舞马时唱的[马儿曲],以及类似粤讴的曲调演唱,这些依然是广场道具舞表演结束后的附加节目。

1908年以后,粤剧影响日广。当地文人根据粤剧的剧目,或章回小说,或民间流传的故事,编写出人物角色众多、故事情节较强的长剧,用[采茶调]或者用舞马时的[马儿曲]演变的曲调,加上锣鼓伴奏进行演唱。

这种开展的演出,村民称之为“舞人”或“舞古人”,由于“舞人”的兴起,各种道具舞日渐式微,最后只剩下舞狮一种,到1937年以后,连舞狮也排除在“贵儿”之外,“贵儿”仅剩下“舞人了”了,“贵儿”便宜成了戏曲的专用名称。至于“贵儿”一名的来历,一说表演者新年之际光临,是贵人及其儿女驾到之意;一说“贵儿”即“贵义”(当地土音“儿”与“义”同音不同声),说是表演者远道而来,情深义重,难能可贵之意;一说“贵儿”即“龟儿”,因当地舞龟而起。三种说法均缺乏依据,尚待考证。

20世纪40年代,贵儿戏演出初具规模,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旺盛期,“文化大革命”期间转入低潮,至70年代后期,又重新兴旺起来,1979年春节有贵儿戏班30多个。

演出活动

贵儿戏演出活动,一般尚限于桥头镇境内,全镇共有13个行政村,200多个自然村(寨)。基本上每年村都有戏班,有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班的,有以几个自然村联合组班的,也有本自然村成一班的。每班人数不等,多则30至40人,少则20人左右。这些戏班全属业余性质,戏班多的一年达30多个,少的一年也有近10个。其活动时间是有季节性的。他们每年岁末春初相聚,边排练边演出,农历正月二十左右结束,偶有演至“清明”。散班之后,有的年末再会,有的就不一定了。最活跃时,亦曾到本有的永固、诗洞、大岗和封开县的渔涝、莲都等地演出。

贵儿戏以广场为场所,戏班在村头、田野、晒场将三幅式(一横两竖)的彩布(称为“横彩”或“招兴”,代布幕用)挂起来,彩布前置一八仙桌,二至三条板凳或二张椅,锣鼓一响便可开场,直到终场不变。

演出特色

是重铺陈故事,不讲究舞台陈设;唱腔单一,不用弦乐;人物众多,且全是小孩。据了解,过去“贵儿”多由男孩反串小姐、丫环,现在倒了过来,由女孩的扮文武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22: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