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钱宗范,梁颖 等著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11-1 版 次:1 页 数:668 字 数:539000 印刷时间:1997-11-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63325245 包 装:精装 内容简介为了使本书写出水平,达到较为理想的质量,我们在本书的研究写作中采用了下列原则和方法: 一是广泛联系和比较。研究历史文化,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去研究。任何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都有符合世界历史文化发展普遍规律性的特点和自己的特殊性;任何民族的发展,都是在与外民族的互相交往彼此影响中实现的。在《周代宗法制度研究》一书中,我们把周代的宗法放在整个世界古代的历史范围中,通过广泛比较、综合分析,求得周代宗法制度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规律,得到国内很多专家的好评和肯定。本书研究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我们同样采用这样的方法,首先介绍世界和我国各民族宗法制度发展的一些共同规律性,然 显示全部信息 目录第一编世界和中国各民族宗法制度发展形态的一般性规律 第一章宗法的起源及其在世界诸民族中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起源和实质 一 宗法制度的起源 二 宗法制度包含阶级对立和剥削关系 三 宗法性婚姻的共同本质 四 宗族共财是宗法制度存在的经济条件 五 宗法的萌芽形态、原始宗法制度、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 第二节 世界古代各民族宗法制度的表现形态和特点 一 古代世界早期奴隶社会宗法制度的基本形态 二 中世纪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基本形态 三 宗法封建关系的概念 第二章中国各民族宗法制度存在的基本形态 第一节 中国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显示全部信息 部分章节第一编 世界和中国各民族宗法制度发展形态的一般性规律 第二章 中国各民族宗法制度存在的基本形态 第二节 汉民族宗法制度的存在形态和基本特征 一、周代华夏民族的宗法制度 周代(主要指西周春秋时代)是公认的宗法制度最盛行的时代。虽然学者们对周代宗法制度的存在形态和基本特点看法不一,但对周代存在着典型形态的宗法制度,这一点是统一的。周代的宗法制度实际指的是周代居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汉民族的前身)的宗法,并不是周代中国境内所有民族的宗法。华夏民族肇祖于黄帝,进入阶级社会后,起源和发展于西方的夏代、周代与起源和发展于东方的商代,先后建立了统一中原的王朝,夏族、商族、周族先后成为中国的统治民族,到了西周中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发展,长期定居于中原的经济文化先进的周族、商族、夏族,与杂居在中原各地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通过长期的共同劳动和生活,逐渐融合,有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特征、文化习俗,形成了华夏族。而当时分居于四周地区,没有和中原民族融合的少数民族仍被看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异族。所谓周代的宗法,是指周代居于中原的华夏民族的宗法;至于居于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宗法,由于没有留下具体的资料,已无法详细探究。 在周代以前的夏、商两代,究竟是否存在着原始形态的宗法制度,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是存在的,因为宗法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家长制大家庭。在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已经发现了财产的贫富分化以及妇女受奴役、奴隶被虐杀的现象,宗法制家族内包含着阶级对抗内容的族权、家长权已经存在,宗法的萌芽形态已产生。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