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西北洋环保投资有限公司 |
释义 | 广西北洋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制肥新工艺,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和国家产业政策,“总体工艺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现已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和自治区建设厅组织的项目验收,并由广西建设科技协会颁发了《建设科技新成果推荐证书》。2010年6月17日,由国家发改委原副司长牛根颖高级经济师、从事环保科技的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宋女宁高级工程师、从事生物技术的中国农大863科技中心副主任陈伟教授、从事无公害食品的中国农大林波博士等8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在清华大学做出的《科技项目论证报告》中,对北洋公司垃圾制肥技术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该项目符合国家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变废为宝,资源再利用,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划前景”,建议考虑能否“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并建议“适时申报国家环保、科技部门的相关计划”。 这一涉及环境保护和现代农业两大领域的发明专利,必将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可以这样概括:垃圾制肥,国内领先,无废排放,变废为宝。 一、停止生活垃圾填埋和直接焚烧发电是必然趋势 填埋生活垃圾或用生活垃圾直接焚烧发电,我国各地抗议之举越来越多,而有识之士或机构停止填埋和焚烧发电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广州市番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搁浅,广西桂平市的垃圾填埋遭拒,这在全国各地不乏其例(北京、上海、重庆、南京、武汉、深圳、苏州等城市均因筹建焚烧发电项目遭到当地公众抵制)。今年全国两会,民建北京市委的提案指出:“目前的基点应该主要放在减少填埋,减少焚烧。首先是尽快禁止有机物填埋或焚烧”,“最终目标是实现垃圾无填埋、无焚烧,全部循环利用。”并指出:“有人认为利用焚烧垃圾产生的热能就是最好的利用,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是一种低效的利用。”曾担任国家环保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现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的杨鹏称,“在中国的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60%~70%,含有大量水分,因此一定不能焚烧,而应采用制肥等方式处理,回归自然。塑料占10%左右,这部分垃圾应该回收利用”。较早创建垃圾焚烧方式的德国,也最早提出了禁止焚烧。德国立法,严格规定有机物禁止填埋、禁止焚烧。按照德国的规划,到2020年,实现所有的城市垃圾不填埋、不焚烧的目标,全部再利用。日本是在利用生活垃圾直接焚烧发电得到惨痛教训后,实施家庭垃圾严格分类才保留焚烧发电的,依我国的国情难以做到。 我们认为,生活垃圾不填埋,不焚烧,既能节约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也能杜绝填埋(气爆、渗漏)、焚烧(致癌烟气飞灰、烧结废渣)难以避免的二次污染。外国能做到不填埋,不焚烧,我们也能做到,而且要比外国做得更好。北洋公司已经进行了成功的尝试,昭示填埋和直接焚烧生活垃圾的历史必将结束,垃圾资源的循环利用将掀开新的一页! 二、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制肥技术的比较优势 北洋公司经过近10年的研究攻关,独辟蹊径,发明并陆续完善了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制肥技术。它既解决了填埋法处理垃圾浪费有价资源且占用大量土地以及气爆、渗漏造成的污染问题;又解决了焚烧法处理垃圾投资大成本高且难以避免的二恶英烟气等二次污染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一般堆肥法处理垃圾导致肥料重金属超标,且发酵周期长、肥效低、土壤和农作物易受污染的问题。就生活垃圾处理而言,它没有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垃圾最好的方案。若从发展农业的角度看,化肥污染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农作物绿色产品需要的有机肥料则严重缺乏生产原料,而生活垃圾中有一半左右是有机物,一旦去除重金属污染,则是个廉价又庞大的原料市场。利用垃圾有机物制肥,变废为宝,发展农业,其深远意义远远超出垃圾处理本身。它解决了有机肥原料严重短缺的问题,为生产有机肥料开创了新的原料市场,对生产绿色农产品将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垃圾制肥项目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不像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发电项目那样,因考虑二次污染而必须远离城区,它可以在城区内适当位置择地建厂。若土地紧缺,有5亩地左右(向空中发展)就可建一个日处理50-100吨的垃圾处理厂(不带生活区);若土地宽裕时,40-60亩地可建一个日处理100-150吨垃圾的花园式工厂。如果城市垃圾量大,可在市区不同方位建多个垃圾处理厂,做到当天垃圾当天处理、就近处理,减轻运输负担及途中运输污染。无论空中建厂或是地面建厂,均能做到零排放、无污染。再说,采用该技术的建厂投资只需填埋或焚烧投资的1/4左右,不仅县级财政能够承受,有些民营企业甚至个体经济也能接受。这一技术对民间投资的吸引力,将减轻国家投资负担,有利于市场化应用。 三、垃圾制肥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一是解决生活垃圾分选,以便分类回收有价资源;二是将大约一半左右的垃圾有机物经生化处理,制成生物有机肥,为绿色农业提供高品质肥料。北洋公司从生产工艺到机械设备,进行多年科技攻关,实现了设备与工艺的完美结合,除回收金属、塑料再生外,还生产出没有受到污染、适合农作物生长且达到国家标准的生物有机肥。 北洋公司的技术创新表现在:一是自主研制高立式多楼层垃圾分 选装置,借助物料自身重力的作用,降低输送过程中的能耗,较卧式分选大幅度减少占地面积,适合城镇推广应用;二是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双相压迫螺旋推进球磨机细化制浆,为剔除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快速发酵生产精肥奠定了基础;三是自主研制曝气式络合絮凝重金属剔除沉淀器,剔除重金属离子污染,确保产出有机肥料的安全性;四是科学配伍、强制搅拌及太阳能可控温生物发酵,促进有机物腐熟达标,使生产周期由40天左右缩短到7天以内。该工艺技术先进、适用,具有投资省、占地少、耗能低、无污染、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采用该技术的南宁市吴圩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制肥厂已建成投产。正如该项目鉴定意见所说,“既能有效解决生活垃圾污染问题,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的目的,又能生产出符合农业部行业标准(NY525-2002)的有机肥,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和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经广西科技情报所查新,未见国内有采用相同工艺处理生活垃圾、生产有机肥的报道。“本项目总体工艺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这是该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的结论。这种新的垃圾处理方式,符合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方针,又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值得推广。 四、推广垃圾综合处理制肥技术有百利而无一害 推广应用垃圾处理新技术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际行动,不仅企业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还能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新闻周刊》曾以“垃圾政治”为题,列举大量实例,对各地垃圾处理问题作了全面剖析,说明生活垃圾不单是一个环境问题,它已经上升为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各地群众对垃圾填埋及焚烧发电项目的抗议、抵制之举,已经影响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干扰了社会和谐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而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制肥技术,则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也为开发生活垃圾的潜能,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1、环境效益:零排放,无污染,且因就近建厂减少了途中运输对沿途大气的污染,较其他处理方式难以避免的二次污染,环境效益显而易见。 2、社会效益:变废为宝,安排就业,带动建筑、建材、机械制造、塑料等行业发展,特别是为农业所需有机肥生产开辟了新的原料市场,其社会意义更值得一提。 3、经济效益:按同等处理规模比较,项目投资仅有焚烧发电或卫生填埋投资的1/6-1/4;项目占地面积不到焚烧发电或卫生填埋占地的1/6;项目实现利润约为焚烧发电或卫生填埋的5倍;投资回收期(2年左右)较其它各种处理方式都短得多(卫生填埋或焚烧发电投资回收期在10年以上)。 五、垃圾制肥项目建设的意义 1、垃圾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得不加以治理 据有关部门的资料,2008年我国655个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已达1.54亿吨。如果加上2000多个县城、20000多个中心城镇及农村垃圾,总量将超过3.5亿吨。专家一致认为,十年前的“垃圾围城”,如今已是“垃圾危机”。城镇生活垃圾如不加以妥善处理,不仅影响城镇景观,还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源、土壤和农作物,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这些年来,虽然国家重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继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但由于处理技术本身的缺陷,且城市化进程又快,不仅总的处理率依然偏低,而且无害化处理率更低。已建成的垃圾填埋场中,27%没有按规范要求采取防范措施,39%没有垃圾渗沥液收集、处理设施,对周围地下水体、地表水体、土壤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垃圾直接焚烧发电产生的烟气飞灰有毒有害,烧结炉渣也难以处理;有机物堆肥方式粗放,肥效低,品质差,用于农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土壤,提高部分农作物产量,但土壤遭受粗堆肥中重金属污染,农产品的安全、卫生难以保障,危害人类健康。可以说,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还停留在无害化和减量阶段,垃圾分拣不彻底,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的垃圾,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垃圾围城、垃圾公害日益突出,解决垃圾处理问题迫在眉睫,这已成为国家环境保护的一个重大课题。及时处理城镇垃圾,是建设优美、整洁、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镇不可缺少的条件,并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利用垃圾资源制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我国耕地保有量为1.2公顷,即18亿亩。按常规每季每亩施化肥150公斤,每年两季,即0.3吨/年,那么全国需要肥料5.4亿吨,以每吨化肥1500元计算,投资约8000亿元。需要说明的是,长期单纯施用化肥后患无穷。总结近30年的经验教训,前10年施用化肥增产效果明显,解决了“吃饱饭”问题;中间10年因过去使用化肥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需要用有机肥做底肥改良土壤的时候,有机肥跟不上而继续使用化肥,结果小麦、甘蔗等作物减产,水果病虫害增多,农民积极性受挫,不少土地荒芜(专家有详细论证);近10年,化肥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土地板结、强酸、粘重、土壤微生物减少等等,其原因是,化肥是“生理酸性”,常年施用,土壤中腐殖质分解消耗极快,碱基流失严重,土壤凸现大量的游离酸,导致硫酸亚铁泛滥,硫酸铝沉积,形成大片“富铝化”土地,即土壤中毒,进而导致作物中毒、人体中毒。这比市场上食品硝酸盐超标、农药残留要残酷得多。2008年7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视频会议上说,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约占全国耕地的1/10以上,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一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包括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所造成的,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总体形势相当严峻。为了我们现在,也为了子孙后代,必须用有机肥来改正单纯施用化肥的错误,这是唯一的正确选择。 六、垃圾制肥的市场前景 本项目垃圾分选后所得废旧塑料,经废旧塑料再生设备加工成再生颗粒后销售;垃圾有机物经去除污染并生物发酵制成有机肥料销售,;垃圾分选后所得金属和其它有用物质,直接销售。有机肥料是本项目的主要产品,它的广阔销售市场决定了垃圾制肥的市场前景。 有机肥作为“十一五”重点扶植的肥料品种之一,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中央1号”文件多次提出“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2008年5月28日,温家宝总理再次重申“引导农民合理施肥,鼓励增施有机肥”。 国家还相继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等相关计划及政策,对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控制,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有机肥的市场需求。在刚刚结束的首届有机肥发展论坛上,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处副处长杨帆呼吁,当前最大的任务就是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农民再次认识有机肥,科学种田,倡导有机农业,并且在国家政策和产业规模上相关跟进(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地还出台政策,每吨有机肥给农民补贴200元,减轻农民负担),以整体提升有机肥产业在化肥行业中的竞争力。近年来,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市场形势的变化为有机肥突破重围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本项目生产的生物有机肥,优于国家标准,体现了多功能、低成本、省劳力、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特征,可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供肥能力,且肥效稳而长久;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可促使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本身的分解、转化及土壤中氮、磷、钾等养份的释放,从而加速土壤中生物小循环过程,进一步提高土壤有效肥力;可改善农作物生长状况,提高农作物品质,消除化肥及农药污染,为人们提供绿色食品。因而,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的生物有机肥料均为单菌肥,本项目发明是利用一种群菌酶,内含80多种菌体。该菌体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发酵、酶化处理,生产出高效能生物有机肥。它在土壤中能抵制病虫害,促使土壤中养分的转化和输送,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只要加强宣传推广,给作物基地免费或让利试用,提供经费请科研院所组织大田对比试验,让更多人认识有机肥,相信有机肥,肥料销售就不成问题,就能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垃圾制肥的主导产品是有机肥料,有机肥料越来越大的销售市场,就为垃圾制肥技术及其项目,预示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遍布全国的市、县、乡镇垃圾制肥厂,将为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