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伯道弃子 |
释义 | 原文永嘉末,没于石勒。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石勒过泗水,攸乃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其子朝弃而暮及。明日,攸系之于树而去。 译文永嘉末年,被石勒包围。然而石勒一向忌恨诸官长二千石,听说邓攸在营,驰往召见,准备杀邓攸。邓攸到营门,门吏是邓攸为郎时的旧部下,认识邓攸,邓攸向他要纸笔作辞诀别。门吏持邓攸辞前往候诣勒,态度很是诚恳和悦,呈上邓攸的致辞。勒很看重他的文辞,于是没有杀他。勒的长史张宾曾和攸连舍而居,很看重邓攸的名声节操,于是在勒面前讲了邓攸的好话。勒征召邓攸为自己的幕僚,与他交谈,很喜欢他,任用为参军,供给他车马。勒每次出行,都带着邓攸在营中。勒禁止夜间点火,违犯的人死。邓攸与胡人邻车,胡人夜失火烧毁了车子。有关官吏审问时,胡人就诬陷邓攸。邓攸想没有办法可以与他们争辩,于是回答是因为弟媳妇散发温酒而着火。勒赦免了他。事后胡人很感动,于是自我束缚前去见勒以说明邓攸,因而暗中送给邓攸马驴,诸多胡人没有不叹息而敬重他的。石勒过泗水,邓攸于是斫坏车子,用牛马驮着妻儿逃亡。又遇上贼人,掠走了他们的牛马,只好徒步行走,担着他的儿子及他的弟弟的儿子绥。他觉得不能保全两个孩子,于是对妻子说:“我的弟弟早亡,只有这一个儿子,天理不可以绝后,只好自弃我儿了。如果有幸能够存活,我今后应当有子了。”妻哭泣着答应了,于是放弃了自己的孩子。他的儿子早晨遗弃傍晚就会赶上来。第二天,邓攸把儿子系于树上离开了。 邓伯道其人邓伯道,原名攸,晋武帝时人,累官尚书左仆射,廉明奉公,有政绩。现今邓庄百余户邓姓者,皆称伯道的后裔。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人。祖父名殷,高风亮节正直强悍。钟会讨伐蜀地,认为他是奇才,把他从黾池令升任为郡主簿。贾充伐吴时,聘请邓殷为长史。后来教授皇太子《诗经》,为淮南太守。一日梦见自己行走在水边,看见一女子,猛兽自后咬断了他的盘囊。占卜的人说水边有女,是汝字,断盘囊的意思是,新兽头代替旧兽头的意思,不作汝阴太守,应当做汝南太守。果然升迁汝阴太守。后升任中庶子。邓攸七岁丧父,不久丧母,又丧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著称。清和平简,贞正寡欲。从小失去父亲,和弟弟一起生活。当初,祖父殷有赐官,皇上敕命邓攸继承。后来太守劝邓攸离开王宫,想举荐他为孝廉,邓攸说:“先人所赐,不可改也。”曾去拜诣镇军贾混,贾混把一件案子拿给邓攸看,让他决断。邓攸却不看案卷,说道 :“孔子说听到狱讼人人都有同感,一定会尽量化解!”贾混觉得很惊奇,就把女儿嫁给了他。举灼然二品,为吴王文学,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越钦佩他的为人,转任他为世子文学、吏部郎。越弟腾为东中郎将,聘请邓攸为长史。出任河东太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