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谷子胡麻斑病
释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谷子胡麻斑病

病原中文名:狗尾草离蠕孢

病原拉丁学名:Bipolaris setariae(Saw.)Shoem.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离蠕孢属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谷子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叶鞘和穗部

为害症状

病原菌侵染谷子的叶片、叶鞘和穗部,苗期与成株期皆可发病。病株叶片上生椭圆形黑褐色病斑,多数长2~5毫米,有的可达9~10毫米。病斑可相互连接,也可汇合形成较大的斑块,引起叶片枯死。在高湿条件下,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叶鞘、穗轴、颖壳上也产生褐色的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界限多不明显,有的相互汇合。

传播途径

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随病残体或种子越冬,成为下一季的初侵染菌源。胡麻斑病菌可侵染多种禾本科杂草,杂草寄主也有可能为谷子提供菌源。病株产生的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反复进行再侵染。

发病条件

降水多,大气湿度高,叶面结露时间长,气温25℃~30℃,有利于病菌侵染。土壤缺肥或遭遇干旱,谷子生机削弱,抗病能力降低,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防治胡麻斑病应种植抗病、轻病品种,并使用无病种子。重病田在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病残体,或与非寄主作物进行轮作。要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钾肥,适量追施氮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结合防治粒黑穗病和白发病,进行药剂拌种,减少种子带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