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博潭村
释义

博潭村,原名北潭村,位于海南省澄迈县南渡江之南岸,与县城金江镇一衣带水,隔江相望。村址占地1平方公里,全村现有500多户,总人口3000多人。是澄迈县较大的古村庄之一。

博潭村简介

地势平坦,东西宽,南北窄,四周稍高,中间微低,村中间自然形成两口大水塘,一东一西,似船舱,地形似船状,历代人们称为“船土”。该村有两条小沟:一条叫沟前,绕着本村东南方朝北蜿蜓而流;另一条叫后沟,紧贴村西北朝东而流。经十弯九曲,两沟流合而为一,再转东北注入南渡江。旧时勘舆家认为这里的地形乃是“双水合襟” 或“山抱水裹” 之象,两条小沟流象征左龙右虎,船土宛如一颗明珠,便在民间传说博潭村乃是“龙虎护珠,珠光千秋”之福地。

博潭村历史

北潭村建村于宋朝,至今有七百三十多年的悠久历史。南宋拨贡生陈文孙(1192.3-1269.4),任韶州英德知县,祖籍福建泉州晋江杨林里,先迁琼山县苍原村,于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奉命来澄平乱,事息御任,择地定居北潭村,为北潭村陈氏肇基祖。王宗达,宋解元,祖籍南京太仓州,先抵福建莆田县,任闽省莆田县防总,于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被改调出仕琼州,携三子问渡来琼。即长子王朝铣(文林郎任荣乐县正堂),次子王光祖(承节郎),三子王子瑞(承信郎)。因宋失其政,战火硝烟,兵荒马乱,元兵追杀宋朝官员,宗达公择地灵人杰之地,潜居澄迈沟前,为博潭王氏肇基祖。后因局势更加紧张,为分散潜居生存,次子光祖改名有益,潜居乐会(今海南省琼海市)新寨;三子子瑞改名子南潜居定安9今海南省定安县)南九。

建村后,历代有人陆续迁居北潭村:明崇祯年间罗儒盈;清顺治年间李哲;康熙年间姚达德、王美;乾隆年间洪若璧;光绪年间叶万盛;民国年间有蔡、徐、曾等姓氏。有十个血脉,十四支人分别居住在上村、中村、下村、奄前、沟前、塘角、竹园七个点,筑屋建房,生育繁衍,形成今天的博潭村。博潭村旧时有“八桥九井,两座石路头”之称。“八桥”是:长北坡一桥、长北塘二桥、长坡洋桥、路巷桥、庵前桥、上村桥、下村桥、外村桥。“九井”是:上村陈宅井、上村王宅井、下村一井、下村二井、庵前井、竹园井、岭岸井、塘角井、沟前井。其中,清代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村中陈世佐、王试两人,采取“入股立祖”的办法,发动村民集资,先后购置田地200个工(计100亩),谓之“股祖”。将每年田租收入的租金,积累起来办公益事业。前后修建长坡洋石路头一座,石桥七座,方便村民生产出入;建水井九口,解决全村饮水问题。叶万盛出资在村中王氏宗祠后边筑建石路头一座。长坡洋石路头由于后来建公路被毁,但至今还有五座石桥保存完好。现在村中还保存清朝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所立的“当官示禁”碑,禁文内容主要是保护乡民利益,如有盗窃而被擒获者,轻者处罚赔偿、示众;重者则送县署究治。长期来农民遵循守约,约束自身的行为。

博潭村从宋代建村,重学兴教,传播中原文化,教化弟子,造就人才。经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村中出解元2人,贡生、庠生38人,国学生14人。步入仕途任郎官2人、知县者2人,任县教谕、训导、巡检等官职者3人。

民国时期,受过高等教育的有12人,黄埔军校毕业生3人,中等学校毕业生48人。其中,洪剑雄任国民革命军师政治部主任,代理党代表,为黄埔军校300名将领之一;王家愧任国民党陆军少将;陈光南任有国民党北平特别市党部第二届执行委员兼青年部长、国民党监察院秘书、新民县国民政府县长;王纲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组织委员会主任、澄迈县国民政府县长;王元范任国民党陆军上校旅长;还有历史学者王家梧。

新中国成立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183人,其中北京大学1人,清华大学1人。现有博士1人,硕士2人,学士15人。具有大学教授职称的4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12人,中级职称者48人。服务于社会、军团、县处级者10人,其中任过县长职务2人;科级干部58人。现有陈光恒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团长;王仲任武警部队正团职军官。

七百多年来,博潭村豪门宦家层出不穷,有八代儒门宦家者2户、七代书香宦家者1户、六代书香门第者1户、四代书香宦家者1户、三代书香儒门者1户。真是学子济济,人才辈出,不愧为文化古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