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榕围 |
释义 | 古榕围(新屋仔)位于龙南县杨村镇新蔡村,距龙南县城63公里。因为围屋大院内有株300余年的大榕树,所以有人把这座新围屋仔又称之为古榕围。围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古朴坚固,占地面积大,建筑规模大,院落整齐。 蔡屋古榕,因其生长年代久远和树干巨大而在赣粤边际享有盛名。 榕树盛产于长江以南地区,属常绿巨大乔木,落地生根,生命力强,气根下垂,入土成柱,独木成林,我国有许多地区以榕为尊仰崇拜。蔡屋古榕围坐落于陂坑河、黄坑河交汇的新屋仔内。据有史记载,它是新屋仔开基祖行柱公于1705年种下的,距今302年。现在古榕盘根错节,根系发达并延伸至邻近村落。古榕树叶繁茂,像把巨大的遮阳伞荫蔽大地近5亩,树干粗壮,周长达12米。据长辈说,古榕有灵性,它与当地人的命运息息相关:1938年9月,日本飞机轰炸杨村时,榕树突然患病枝枯叶黄;1949年8月,龙南解放,古榕枝叶格外繁茂;1976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相继逝世,古榕盛装脱落,默默致衰;改革开放后,古榕更加葱茏叠翠,欣欣向荣。杨村蔡万璋先生有诗赞曰: 边陲矗立一华冠,叶茂枝繁蔚壮观。 日丽当空荫大地,月华照树影高檐。 屡遭人祸无伤雅,常遇天灾未损颜。 三百春秋如一瞬,不争名利隐乡间。 三百年悠悠岁月,古榕在凄风苦风、电闪雷鸣中人旺发达。新围仔人的命运和古榕一样求生存图发展,由开基时的30多人增至现在的800多人。古榕繁茂,新屋仔人才辈出,先前出秀才4人,当今出大、中专毕业生30多人。其中:研究生、博士,高级工程师,高级教师,国家工作人员多人。 1941年,时任赣南行署专员的蒋经国先生一览古榕后,欣然留下墨宝“江南第一榕”,还有名人有赋:“古榕一古,新屋常新”。追昔抚今,新屋仔面貌日新月异,展望未来,前程锦绣,古榕更显风流。 为纪念先辈栽种古榕之功德及后人护榕之举措,特立“江南第一榕”和“功德碑”,望乡人尊崇古榕,昭示后人奋发向上。 蔡屋古榕,像一颗璀璨的绿宝石在赣粤边际的大地上熠熠生辉。 围屋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大门朝东,有南、西两道侧门。四角建有四座三层石砌炮楼。住房倚4道外墙而建,二层楼房。围内有一门三进大厅厦一幢,可摆放30余台。有住房300余间,100多户,700多人。 围屋东有陂坑河,西有黄坑河,两河交汇于围屋的北面。这按地理风水学称为“双夹金”,属风水宝地。 围大门正朝着笔架山和马鞍山,所以出文、武秀才。 清末,蔡国周有七个儿子,二个武秀才,二个文秀才。 此围屋在新蔡境内。古榕围全部均为蔡姓,俗称蔡屋。蔡姓从本县汶龙罗坝迁此,历经20余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