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桑洲社区 |
释义 | 基本概况古桑洲社区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镇,是湘江株洲下游段的一个狭长小洲,长有2公里,最宽处约250米,洲尾临近湘潭,形如一条大鲶鱼溯江而上。面积350亩,现有68户自然户,总人口为290人,党员9人,全社区面积339亩;耕地面积(包括桑园面积在内)只有170余亩。洲上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养蚕、加工蚕丝被、捕渔和外出打工。居民小组2组,村民世代以养蚕为生,而每户村民平均也拥有700余棵桑树。该社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达到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变农村整体面貌的目的。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社区建设。 人文历史古桑洲是一个水陆洲,位于马家河段湘江流域,是新区一个尚待开发的自然风景区。这里有千年古香樟树、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助学义士罗瑶古墓、成片的阔叶桑树等自然人文风景。据史册记载,它主要是由一座古墓,即岳麓山书院长罗典之父罗瑶之墓而著名。古桑洲头的罗瑶古墓现已是区级文物保护对象,相传明朝时有一天,罗瑶刚睡不久,忽然看见一位老者走来对他说:“鱼上树,马骑人时会有贵人相见。”当他醒来时,发现那原来是一场梦。随后,他看见门外有一人将鱼挂在树上,又见另一人背着木马,这是一个小乞丐。于是罗瑶联想到了他的梦境,他留下了小乞丐。后来罗瑶出资聘师,乞丐成了明朝重臣张治,张治当上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请罗瑶为官。但罗瑶学识渊博,乐善好施,不愿为官,便拒绝了邀请。后罗瑶死,张治为他立墓,所以岛上的人大多是罗氏子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