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共振干涉法 |
释义 | 1、调整仪器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1)旋松发射换能器S 固定环上的固紧螺丝,使S 的端面与卡尺游标滑动方向垂直后再旋紧,将S 移近S ,旋松S 的固紧螺丝,调S ,使其端面平行S 的端面在旋紧,两端面严格平行。(2)调整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谐振频率 连好仪器后,调整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幅度,同时调整接收端的示波器,使示波器屏幕上有适当的讯号幅度,然后移动游标卡尺寻找讯号幅度最强的位置,找到后,调节信号风生水起的输出频率,使示波器上地 讯号幅度最大,再用微调旋钮微调输出频率,是示波器上有更大的讯号幅度,此时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频率值即为本系统地 谐振频率 。为了精确,可以重复几次。2、驻波法(共振干涉法)测波长和波速(1)根据原理图连接好仪器,示波器上接通道1,测量前移动游标,将S 从一端缓慢移向另一端,并来回几次,观察示波器上的讯号幅度的变化,了解波的干涉现象。(2)测量,S 与S 之间的距离从近到远,选择一个示波器上的讯号幅度最大处(驻波的波腹)为起点(游标的读数为5cm左右即可),记下S 的位置,缓慢移动S ,依次记下每次讯号幅度最多时S 的位置(驻波的波腹)x ,x ,…,x ,共12个值,见原始数据。(3)实验中要记下实验室的温度t(取实验开始时的室温与实验结束时的室温的平均值),见原始数据,我记了结束时的温度,由于温度基本没有变化,所以对结果的影响不会很大,可以忽略。3、相位比较法测波长(1)在上面实验仪器的基础上,再在信号发生器输出接线柱上再增加一根导线,接到示波器的X输入,将示波器X扫描旋钮旋至“外接”,将通道1关闭,通道2打开。(2)调节示波器使屏上出现李萨如图,缓慢的增加S 与S 之间的距离(即改变两输入波的相位差)。(3)同样记录之间的距离,选择一个示波器上的李萨如图为直线处为起点,记下S 的位置,缓慢移动S ,依次记下每次出现与刚开始同样李萨如图时S 的位置x ,x ,…,x ,共10个值,见原始数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