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拱辰台
释义

拱辰台在今南阳市城区民权街(原郾城府街)中段路东侧,为明嘉靖年间,明藩郾城王府镇国将军朱(阙名)以鼓楼改建。取《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命名,喻四方归附之意。台高约10米、东西宽17米,南北宽16米,青砖砌筑。东西石阶可登台顶。台上筑硬山顶房三间,室内供奉祖师铜像(今移存南

阳市博物馆)。清至民国,台上置定辰炮,每天按明、午、晚三个时辰点放,鸣炮时声遍全城,为百姓作息报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于台上悬挂清同治年间铸造的大铁钟一台上额匾石刻“拱辰望云”,字大盈尺。另有碑碣数通,分别刻制镇国将军自撰的狄梁公、《望云瞻怅赋》、诸葛亮《出师二表》、李密《陈情表》。现仅存《出师表》及《陈情表》二碑。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南阳县知县纪之健改建为文昌阁。 拱辰台,俗称“打钟台”,民间还一度讹传为“鬼神台”。孔子是在诫勉为政者应常思一粒一粟皆取之于民,当施政与民,造福于民。而具有正宗皇家血统的朱将军更名的用意却在于:让诸如古宛等地的州县,如众星拱月般护卫大明的江山社稷,千秋万代。

南阳的钟鼓楼----拱辰台,由特制的大型青砖砌筑而成,东面修一台阶,拾级而上可登临台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0: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