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元679年 |
释义 | 年份简介公元679年,裴行俭平定西突厥,重建安西四镇压,改年号为唐高宗调露元年。中国尚处于封建社会的繁盛阶段唐朝,国富力强,影响着世界,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一些国家纷纷效仿唐朝做法,尤以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为重。 历史事件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东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起兵反唐,高宗命以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兵北上讨伐。 地婆诃罗自仪凤四年(公元679年)至天后(武则天)垂拱末(公元688年),前后十年,于两京东西太原寺及西京(长安)广福寺,共译出经论十八部,三十四卷。 至仪凤(676-679年)年间,高宗诏令玉铃卫翌府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率府兵二千多入闽,并统领岭南行军奋力征战。 据《唐六典》记载,当时西域各国“入居长安者近万家”。在公元679年,波斯王子泥俚斯自长安归国,统率的部属就多达数千人。长安的那些著名佛寺中如兴善寺、慈恩寺、青龙寺、香积寺等,都居住着外国高僧。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改交州都督府置。治所在宋平(今越南河内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