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司的骨骼 |
释义 | 图书基本信息作者: 仲继银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8月1日) 丛书名: 公司前沿丛书 平装: 27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字数: 18.25 243千字 ISBN: 9787802346901 图书内容简介《公司的骨骼:那些伟大企业的前世今生》主要内容简介:辛亥革命百年,中国繁荣富强这一使命尚未完成。论者可以各有其说,但是无法否认的一个简单明确的事实是,繁荣富强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发达国家中最重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形式的现代公司,还没有在中国真正发展和壮大起来。繁荣富强,中国尚未完成的一个使命。公司是人类少数几项伟大的制度创造,是西方世界繁荣的基础。是余下世界未来的美好希望。普通民众的工作和生活与巨型现代公司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就是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标尺。为什么中国有四大发明,却没有产业革命,从而落后于西方了?为什么中国的洋务运动失败而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从而使中国在追赶西方的道路上又落后于这个曾一向是中国学生的东邻岛国了?近代中国有些仁人志士曾提出过很好的通过股份制和现代公司振兴中国的思想,只是这种声音被“革命”的主流话语所湮没。 图书章节目录目录 第1 章 改变世界的公司 1 公司是构成现代世界的最基本组织 ● 1 2 公司是发达国家一项最大的竞争优势 ● 3 3 股东的有限责任与董事会的集中管理 ● 5 4 从创始人到经理人:公司的成长与治理转型 ● 7 5 全书案例企业概况及案例主题 ● 12 第2 章 摩根式治理 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起源 1 摩根的崛起:货币阴谋,还是摩根式治理?● 14 2 重组铁路公司:与投资者站一起,以普通股方式拿报酬 ● 16 3 整顿钢铁业,组建美国钢铁公司,启用经理人管理 ● 17 4 支持爱迪生发明,启用科芬管理,缔造通用电气公司 ● 19 5 摩根式治理催生美国职业经理人制度 ● 20 第3 章 花旗银行 200年的治理结构演变 1 泰勒:把花旗银行从一群商人的银行转变为一个商人的银行 ● 22 2 斯蒂尔曼:首位董事会主席,打造花旗职业经理管理结构 ● 23 3 企业、股东和经理三方共赢:花旗银行现代激励机制的建立● 25 4 从花旗银行到花旗集团,危机之后回归基本的银行业务 ● 26 第4 章 亨利·福特 从创业者到公司控制者 1 狂热的业余爱好者和他的早期支持者 ● 28 2 第二批投资者与福特的第一家公司:底特律汽车公司 ● 29 3 第三批投资者与福特的第二家公司:亨利·福特公司 ● 30 4 第四批投资者与福特的第三家公司:福特与马尔科姆森公司 ● 31 5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建:不太自愿却最终“暴发”的投资者● 32 6 亨利·福特梦想成真:聚敛一帮天才,鼓励他们创造辉煌● 34 7 控制权之争:挤出公司创业元老马尔科姆森 ● 35 8 道奇兄弟起诉福特:公司要为股东赚钱,分红少了违法 ● 37 9 负债收购其他股东的全部股权,福特汽车转为家族企业 ● 39 第5 章 杜兰特 通用汽车公司的创建与失去 1 创业:从以2000美元银行借款购买一个马车铺开始 ● 42 2 马车商兼券商的杜兰特进军汽车业:入主和改组别克汽车公司 ● 43 3 缔造汽车帝国:杜兰特组建通用汽车公司 ● 44 4 通用汽车扩张过快陷入财务危机,杜兰特黯然离场 ● 45 5 东山再起,杜兰特通过雪佛兰夺回通用汽车公司控制权 ● 47 6 春风得意,杜兰特领导通用汽车公司再度高歌猛进 ● 48 7 人才流失,扩张失控:杜兰特彻底失去通用汽车公司 ● 50 8 杜兰特不甘心失败,但已经没有了再创辉煌的历史机遇 ● 53 第6 章 雷·克洛克 麦当劳缔造者的传奇历程 1 纸杯推销员克洛克 ● 55 2 推销员创业:从奶昔搅拌机到麦当劳 ● 56 3 打造麦当劳的根基 ● 58 4 麦当劳的起飞 ● 59 5 外部治理架构:谁的麦当劳 ● 60 6 内部治理架构:领导权的传递 ● 61 第7 章 山姆·沃尔顿 打造沃尔玛的法宝 1 从小城镇和加盟店开始创业 ● 63 2 本顿维尔镇东山再起 ● 64 3 开设沃尔玛百货商店 ● 65 4 重组32家商店,创立沃尔玛公司 ● 67 5 与家人及员工的双重合伙:沃尔顿的独特治理之道 ● 68 6 家族掌控之下的职业经理人管理 ● 69 第8 章 从沃森到彭明盛 职业经理人缔造IBM帝国 1 IBM的起源:发明家、金融家和职业经理人 ● 72 2 老沃森:职业经理人的典范 ● 73 3 小沃森:富二代接班人的炼成 ● 75 4 沃森之后IBM的内部经理人 ● 76 5 郭士纳挽救蓝色巨人之后,IBM重回内部炼成经理人之路 ● 77 第9 章 惠普之道 一山二虎,平等合作 1 1930年: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新生 ● 79 2 1939年:惠普合伙企业的创立 ● 80 3 1947年:合伙企业转为股份公司 ● 82 4 1957年:惠普公司公开发股与上市 ● 84 5 从创始人到职业经理人:惠普公司的CEO继任过程 ● 86 6 惠普创业与公司治理转型成功的三个要素 ● 88 7 1957年公开发行股票以后的惠普发展大事记 ● 90 第10 章 乔布斯 苹果公司的治理传奇 1 苹果起步:乔布斯负债经营,吓走合伙人韦恩 ● 93 2 苹果电脑股份公司的创建:风险投资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加入 ● 94 3 被迫离开与重新执掌苹果:就做CEO,不做董事长 ● 96 第11 章 思科 从夫妻店到上市公司 1 开始于一个爱情故事 ● 99 2 自家客厅里的公司 ● 100 3 红杉资本入主,瓦伦丁出任董事长 ● 101 4 摩格里奇奠定思科基础架构 ● 102 5 公司上市与创始人出局 ● 104 6 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的职责分工 ● 105 7 管理层替换,但战略和文化延续 ● 106 第12 章 Google 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的共同治理 1 起步与融资 ● 109 2 风险投资人压力之下的职业经理人引入 ● 110 3 “三驾马车”的磨合与有效运作 ● 111 4 “被迫”上市与分类股份设置 ● 113 5 后“三人执政”时代的Google公司治理 ● 115 第13 章 扎克伯格 Facebook的持续融资与牢固控制 1 哈佛宿舍里的创业行动 ● 118 2 立足硅谷,重组公司 ● 119 3 第一轮融资:60万美元与500万美元市值 ● 120 4 第二轮融资:1370万美元与1亿美元市值 ● 121 5 第三轮融资:2750万美元与5亿美元市值 ● 122 6 第四轮融资:3.75亿美元与150亿美元市值 ● 123 7 第五轮融资:5亿美元与500亿美元市值 ● 124 8 扎克伯格如何保持控制:挑选中意的董事比融资还重要 ● 125 第14 章 富士通 战略转型的日式治理因素 1 古河财阀与西门子联姻,富士电机分立通信设备业务 ● 128 2 战略性业务转型:从富士通信机到“通信与电子的富士通”● 129 3 冈田完二郎:富士通战略转型的日式治理因素 ● 130 4 富士通的股权结构:股权分散、机构投资者和交叉持股并存 ● 131 第15 章 新家族主义 佳能的共生型公司治理 1 德国人能造照相机,日本人为什么不能? ● 133 2 创立佳能公司:为了筹资,日本精机光学研究所公司化 ● 134 3 御手洗毅医生:兼职总裁缔造佳能帝国 ● 135 4 新家族主义:佳能的共生型公司治理 ● 136 5 从御手洗毅到内田恒二:佳能的七任社长接替 ● 137 6 佳能的股权与治理架构 ● 139 第16 章 世界的索尼 股票和产品同步征战 1 东京通信:怀揣梦想的创业 ● 141 2 改名“索尼”:为了进军世界 ● 143 3 索尼的全球化:股票与产品同步征战 ● 144 4 从出井伸之到斯特林格:职业经理人领导的索尼治理改革 ● 145 5 盛田昭夫的精神遗产 ● 147 第17 章 独特的富通 一套人马四块牌子 1 孪生股票原则:富通集团独特的股东结构与股东会议 ● 149 2 富通集团的董事会 ● 151 3 执行管理层:首席执行官与集团执行委员会 ● 155 4 法律、运营和区域三个维度的组织结构设置 ● 157 第18 章 德意志银行 正在消逝的德国模式 1 一群私人银行家联合创立的股份公司制银行 ● 160 2 德意志银行的首位总裁:职业经理人西门子 ● 161 3 区域性全能银行的联合体 ● 163 4 向“多元化的专业银行”转型 ● 164 5 “金融—产业综合体”:正在逝去的德国模式 ● 166 第19 章 贝塔斯曼 五代传承与治理转型 1 子承父业:从卡尔·贝塔斯曼到海因里希·贝塔斯曼 ● 169 2 乔汉纳·摩恩:贝塔斯曼落入“外姓”之手 ● 170 3 海因里希·摩恩:信任重用“外人”和公司管理的现代化 ● 170 4 莱恩哈德·摩恩:第五代传人和战后贝塔斯曼的新生 ● 172 5 莱恩哈德·摩恩领导下的贝塔斯曼治理结构转型探索 ● 173 6 贝塔斯曼能否真正走出可持续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 176 第20 章 宜家之路 顺势而为与逆境成长 1 17岁男孩儿创建宜家 ● 179 2 宜家商场:从瑞典到全球 ● 180 3 顺势而为与逆境成长:被逼出来的宜家之道 ● 181 4 家族、基金会与经理人:宜家集团的治理架构 ● 183 第21 章 古奇家族 从内讧不已到惨淡出局 1 古奇欧·古奇:白手起家创建古奇公司 ● 185 2 老子控制、儿子冲锋:古奇帝国的构建 ● 186 3 艾度·古奇:成功的创建者,失败的掌控者 ● 187 4 莫里吉奥·古奇:借外力平内乱,导致家族出局 ● 188 第22 章 安杰利 菲亚特和意大利家族资本主义的牧羊人 1 图林意大利汽车制造公司:诞生于咖啡馆的造车梦 ● 191 2 乔万尼·安杰利一世:缔造菲亚特帝国 ● 192 3 卓越的“管家”:瓦雷塔领导下的菲亚特 ● 193 4 吉安尼·安杰利(乔万尼二世):重振家族掌控 ● 194 5 家族接班人难产,却仍能保持家族控制 ● 195 6 安杰利与意大利的家族资本主义精神 ● 197 第23 章 欧莱雅 合理传承与企业稳定 1 欧仁·舒莱尔:化学家兼经济学家缔造欧莱雅 ● 199 2 欧仁·舒莱尔的传承之法:财产继承与企业管理分开安排● 200 3 利利亚娜:富二代的责任 ● 202 4 与雀巢合作:欧莱雅股权控制的中间道路 ● 202 5 欧莱雅的管理层权力交接:股权稳定则公司稳定 ● 203 第24 章 深发展 单一优势股东控制模式的问题 1 国有企业的改制上市与公司治理:改变形式易,改变实质难● 206 2 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与外籍董事、高管:公司治理贡献几何?● 208 3 从新桥到平安:中国环境下股权分散公司治理的特殊难题● 211 第25 章 王石与万科 中国公司创始人的控制之痛 1 王石之于万科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创始人控制 ● 212 2 创建万科股份之前的王石:艰难的自主之路 ● 213 3 万科股份公司的创建:把上级主管公司变为第一大股东 ● 214 4 平衡木上的王石:君万之争的教训 ● 215 5 寻找策略股东:王石的能力有限,还是公司治理体系的缺陷? ● 216 第26 章 金山方式 股权分享与公司创业治理 1 慧眼识英才:金山创始人张旋龙 ● 218 2 求伯君:技术天才与内企业家的创业之路 ● 219 3 雷军:从程序员到管理者,从经理人到股东 ● 220 4 金山创业平台:持续性的公司创业,批量生产富豪程序员● 221 5 金山公司的股权结构演变:一个适应性的调整过程 ● 223 第27 章 新浪 CEO更替、管理层持股与公司治理 1 两个7年:全球CEO平均任期7年,新浪7年五任CEO ● 226 2 失败的第一次尝试:创业者与资本方合作,引进职业经理人 ● 227 3 王志东被迫离职:创业者领教现代公司治理规则的生动一课● 228 4 从茅道临到汪延:内部成长起来的首席执行官开始执掌新浪● 228 5 汪—曹组合:新浪进入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双重职业化时代● 229 6 管理层购股、改制与MBO ● 230 7 MBO的公司治理含义及中国的误解 ● 231 8 股权分散公司的管理持股计划:改进公司治理的行动承诺● 233 第28 章 董事选举与职业管理 中国公司的治理难题 1 东北高速:中国公司治理的一面镜子 ● 236 2 董事选举:还有多少闹剧要上演? ● 240 3 国美之争:中国公司治理的进步还是阻碍 ● 246 4 第十一大流行性谬误:外聘职业经理人改进公司治理 ● 251 第29 章 公司经济 中国的进步与误区 1 “大国崛起”中“公司的力量” ● 254 2 股份制企业的重新萌芽与成长 ● 256 3 割裂的市场经济:非国有企业发展遭遇体制性歧视 ● 258 4 改进公司治理,重构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 ● 261 5 从股东到利害相关者:提升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 ● 26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