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葛山和峄山摩崖
释义

葛山摩崖石刻位于城东北15公里北葛山西麓一花岗岩石坪上。刻面东西纵20.6米,南北横8.4米,共173平方米。经文内容为《维摩诘所说经》。题名部分,位于经文右下部,由于风化过甚,今已漫漶难识。刻经字体隶楷相间,立意奔放,富有神韵,与铁山笔意相通。刻经时间为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与岗山刻经时代相同。 峄山摩崖石刻群位于城东南10公里处峄山上,现存300余处,其中,摩崖石刻有两处,分别位于五华峰和妖精洞,五华峰刻经位于“光风霁月”石上,向阳面刻《文殊般若经》,刻面纵2.13米,横3.65米,竖刻经文十一行,每行十字,首行刻“文殊般若”四字,由于风化剥蚀严重,现存79字。刻于北齐年间。妖精洞石刻位于山阳“妖精洞”西侧乌龙石上,刻面竖高约4.0米,宽约2.65米,面积约为10.6平方米。有经文七行,十四字,字径约20-30厘米,内容为《文殊般若经》。经文前有题名一行,十一字。由于刻石下部风化剥落,少量经文已残毁。刻于北齐武平年间(570-576年)。此外,峄山现存隋唐至明清时期,名人留题摩崖洞壁石刻众多,还有元、明、清、民国历代碑刻78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8: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