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新技术企业R&D管理 |
释义 | 基本信息书名:高新技术企业R&D管理 ISBN:730213526 作者:曾德明//秦吉波//周青//陈立勇 出版社:清华大学 定价:26 页数:271 出版日期:2006-11-1 版次: 1 开本:16开 简介本书理论结合实际,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管理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全书共分3篇。第1篇是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机制,包括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测度系统的设计与管理、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与选择机制等。第2篇是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治理,该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R&D团队治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激励机制及其设计问题。第3篇是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发展,该篇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形成、网络的组织模式、结构与战略价值、网络的动态博弈均衡及其协调管理机制进行分析。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第1篇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机制 第1章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的理论分析 2 1.1 R&D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2 1.1.1 管理控制系统理论与绩效管理 2 1.1.2 代理理论与绩效管理 6 1.1.3 制度理论与绩效管理 6 1.1.4 人力资源理论与绩效管理 7 1.1.5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绩效管理 8 1.1.6 权变管理理论与绩效管理 10 1.2 R&D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11 1.2.1 绩效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12 1.2.2 绩效测度体系的构建 12 1.2.3 绩效测度系统的构建过程 13 1.3 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的研究现状 15 1.3.1 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的影响因素 15 1.3.2 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多样化的原因 16 1.3.3 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内涵分析研究综述 17 1.3.4 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比较与选择的研究 18 第2章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测度系统 22 2.1 基本概念 22 2.1.1 R&D系统的框架 22 2.1.2 R&D绩效测度系统元素 23 2.2 R&D绩效测度系统的功能 24 2.3 R&D绩效测度系统的权变因子 26 2.3.1 R&D外部环境因子 27 2.3.2 R&D创新策略因子 27 2.3.3 企业规模(大小)因子 29 2.3.4 R&D类型 29 2.3.5 R&D学习能力 30 2.4 R&D绩效测度对象 32 2.4.1 R&D功能和R&D部门 32 2.4.2 R&D绩效测度对象分类 32 2.5 R&D绩效测度指标 33 2.5.1 测度指标的建立思路 33 2.5.2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指标体系的甄选方法 34 2.6 其他系统元素 35 2.6.1 R&D绩效测度技术 35 2.6.2 R&D绩效测度的指标标准、测度频次和时间 35 第3章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测度系统的管理过程 37 3.1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测度系统的设计 37 3.1.1 系统设计的主要原理 37 3.1.2 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 38 3.1.3 R&D项目绩效测度系统的设计思想 38 3.1.4 系统设计的设计过程 39 3.1.5 R&D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 41 3.1.6 R&D绩效测度系统设计过程的管理实践 44 3.2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测度系统的实施 46 3.2.1 R&D绩效系统的实施过程 46 3.2.2 R&D绩效系统实施过程的管理实践 46 3.3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测度系统的动态更新 48 3.3.1 系统动态更新的动力因素 48 3.3.2 动态R&D绩效测度系统模型 49 3.3.3 R&D绩效系统更新过程的管理实践 50 第4章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的多维度比较 51 4.1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 51 4.2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分析维度的选择 52 4.2.1 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分析维度选择的原则 52 4.2.2 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分析维度的选择 54 4.3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的多维度比较 56 4.3.1 R&D绩效管理控制权配置差异比较 56 4.3.2 R&D组织管理差异比较 58 4.3.3 R&D学习能力差异比较 59 4.3.4 R&D绩效管理控制方式差异比较 61 4.3.5 R&D人员激励措施差异比较 63 第5章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的选择 65 5.1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选择的权变因子 65 5.1.1 R&D活动外部环境与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选择 65 5.1.2 R&D活动复杂性与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选择 66 5.1.3 R&D策略与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选择 68 5.1.4 R&D人力资本与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选择 69 5.1.5 R&D活动风险与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选择 72 5.1.6 R&D活动战略价值与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选择 76 5.2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的选择模型 78 5.2.1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的判别 78 5.2.2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选择的权变因子评价 81 5.2.3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控制模式的选择 86 参考文献 93 第2篇 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治理 第6章 R&D团队治理: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的新途径 102 6.1 R&D团队治理的提出 102 6.2 R&D团队治理的研究内容 104 6.2.1 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的组织建设 104 6.2.2 R&D团队激励机制 105 6.3 R&D团队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106 6.3.1 公司治理理论与R&D团队治理 106 6.3.2 委托—代理理论与R&D团队治理 107 6.3.3 人力资本理论与R&D团队治理 108 6.3.4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与R&D团队治理 110 6.3.5 团队管理理论与R&D团队治理 111 第7章 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的组织机制 113 7.1 R&D组织的设计基础 113 7.2 R&D团队的组织模式 114 7.2.1 R&D团队组织模型 114 7.2.2 R&D团队人员构成 115 7.3 高绩效R&D团队的成功要素 118 7.4 实证分析:R&D团队组织现状与绩效的关系 122 第8章 基于项目价值的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激励 124 8.1 团队激励的基本框架 124 8.1.1 团队激励机制及其多样性 125 8.1.2 团队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及选择空间 126 8.1.3 影响团队激励机制设计的权变因素分析 129 8.2 R&D团队项目价值的评价方法 132 8.2.1 现金流量折现法 132 8.2.2 期权定价模型评估法 133 8.3 R&D团队激励的“一次分配” 135 8.4 R&D团队激励的“二次分配” 138 第9章 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个人)管理激励 139 9.1 主要激励理论及其对R&D团队(个人)激励的启示 139 9.2 R&D团队(个人)激励因素分析 142 9.2.1 主要观点综述 142 9.2.2 R&D团队(个人)激励因素的确定 143 9.3 基于个人事业发展阶段的R&D团队(个人)激励模型 144 9.3.1 R&D人员个人事业发展阶段 144 9.3.2 R&D团队(个人)的激励模型 145 9.4 国内R&D团队(个人)的激励现状与改进建议 146 9.5 基于团队忠诚度的R&D团队(个人)激励 150 9.5.1 团队忠诚度与R&D团队绩效 150 9.5.2 最优团队忠诚度的选择 153 参考文献 155 第3篇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发展 第10章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形成 162 10.1 高新技术企业获取创新源的战略选择 163 10.1.1 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 163 10.1.2 学习方式对创新速度、创新成本和竞争优势的影响 165 10.1.3 内外部学习的整合过程——外部知识内部化 167 10.2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的竞争优势与组织模式 168 10.2.1 高新技术企业R&D战略的分类与比较 168 10.2.2 协作R&D组织模式的分类 171 10.3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形成的动因 173 10.3.1 网络概述 173 10.3.2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形成的外在动因 175 10.3.3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形成的内在动因 177 10.4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79 10.4.1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180 10.4.2 相似利益因素分析 182 10.4.3 第三方促合因素分析 185 10.5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形成的过程与路径 186 10.5.1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形成的过程 186 10.5.2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形成的路径 189 10.6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 191 10.6.1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特征 191 10.6.2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竞争优势 192 第11章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组织特征 194 11.1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模式 194 11.1.1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模式的比较研究 194 11.1.2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组织模式 195 11.2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结构 198 11.2.1 网络结构概述 199 11.2.2 Jackson和Wolinsky静态模型 199 11.2.3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结构的确定 200 11.3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战略价值 203 11.3.1 R&D柔性价值评估模型 204 11.3.2 权变因素的影响分析 207 11.3.3 模型的基本结论 209 11.4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最优化条件分析 209 11.4.1 同质品市场构建最优企业协作R&D网络的条件分析 210 11.4.2 异质品市场构建最优企业协作R&D网络的条件分析 216 11.4.3 基本结论 218 第12章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动态博弈均衡 220 12.1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均衡概述 220 12.2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动态博弈模型 222 12.2.1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动态博弈模型的构建 223 12.2.2 不同决策下均衡结果的比较研究 228 12.2.3 算例与分析 230 12.3 混合模式下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动态博弈模型 231 12.3.1 混合模式下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动态博弈模型的构建 232 12.3.2 相关因素对均衡的影响分析 236 12.3.3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决策均衡的比较研究 238 第13章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协调管理 243 13.1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协调管理体系 243 13.1.1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协调管理模式 243 13.1.2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协调管理方法 245 13.2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管理控制模式及其选择模型 249 13.2.1 控制理论的研究进展 249 13.2.2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管理控制模式 251 13.2.3 协作R&D网络管理控制模式的选择 255 13.3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冲突管理模型 258 13.3.1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冲突类型 258 13.3.2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冲突特性分析 260 13.3.3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冲突管理模型 262 参考文献 26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