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分子化学改性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黄军左,葛建芳 编出 版 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3-1 版 次:1 页 数:223 字 数:360000 印刷时间:2009-3-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802298422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本书阐述了高分子化学改性的基本概念、方法与高分子化学改性的作用和意义,主要针对接枝共聚、嵌段共聚和高分子化学反应等改性方法,着重介绍了聚丙烯化学接杖改性、聚氯乙烯接枝共聚物、ABS树脂及其应用、无机材料的接枝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嵌段共聚物纳米结构材料等的合成、性能和应用。 本书可作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敦材,也可供研究生和涉及这一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第一章 绪论 1.1 基本概念 1.2 高分子设计与合成方法 1.2.1 接枝共聚 1.2.2 嵌段共聚 1.3 聚合物化学改性的作用和意义 1.3.1 高分子化学反应 1.3.2 接枝与嵌段共聚 第二章 接枝共聚概述 2.1 基本原理 2.2 接枝共聚反应的分类 2.2.1 高分子与单体的接枝共聚反应 2.2.2 高分子相互间的反应 2.3 接枝共聚方法 2.3.1 链转移接枝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第一章 绪论 1.2 高分子设计与合成方法 聚合物材料进行分子设计,希望能制得合乎人们要求的新的高分子,结构及物性关系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要实现设计的要求,主要是通过合成反应使生成高分子的结构、组成及物性达到设计的目的。 1.2.1 接枝共聚 接枝共聚物的问世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利用这种合成方法已制得不少高分子材料。一般共聚物中的大分子链上也有支链结构,但不同于在一种高分子上接上另一种高分子。最早是将丙烯腈单体接枝到天然橡胶分子上,以后又将甲基丙烯酸甲酯接到天然橡胶上,改进了天然橡胶的性能。又如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醋酸乙烯酯聚合时产生接枝聚合物。接枝共聚的理论已得到人们的确认,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重视。对其合成与性能和结构的研究和讨论十分活跃。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对已有的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制得性能优异的新材料,特别是在高分子材料学及生产很成熟、生产品种多的情况下,利用现有高分子采用接枝共聚制得很多新产品。 对接枝共聚物进行分子设计时应解决的问题是:①选用接枝的单体和聚合物;②确定好接枝单体的用量;③确定接枝合成方法及工艺条件;④接枝的支链的数目及长度;⑤接枝的效率;⑥接枝共聚物的分离和鉴定的方法。这几个问题是接枝共聚中的主要内容。分子设计关键的问题是合成反应的机理、条件及实施方法。因为合成反应的结果决定了分子组成、接枝的效率及物性。接枝共聚的综合性能不仅决定于主链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也决定于接枝的聚合物。支链的结构链长及支链的数目对产物性能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制备接枝聚合物的目的是改进高分子的特性,如橡胶上接枝树脂类高分子,它既能提高橡胶的强度,又解决了树脂的脆性。塑料的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接上弹性体的聚合物,能改善脆性提高抗冲性,根据主链聚合物和支链聚合物的不同性能可以设计出一系列的新材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