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科学研究学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 胡修周 著 丛 书 名: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186239出版时间:2006-02-01 版 次:1 页 数:289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教材教辅 > 大学教材

图书 > 医学 > 医学理论与研究

内容简介

《医学科学研究学》是着眼于当代大学生和研究生为适应21世纪科研素质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适应广大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需要,以及医药卫生管理工作者科技管理工作的需要而编写的。医学科学研究学》共分20章,可概括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科学研究的概念、特征、类型和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本程序、科研思维、科研道德与伦理;第二部分主要了介绍了科学研究的选题、立项、科研设计;第三部分主要了介绍了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等实验性研究,现况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因研究等观察性研究和常用调查与心理测量技术;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科技论文、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医学科研工作中所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合理使用与避免侵权、如何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等问题。《医学科学研究学》内容丰富、系统、翔实,理论联系实际,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用书;医药卫生科技人员科学研究培训和参考用书;科技管理工作者从事医药卫生科技管理工作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科学与技术

一 科学与医学科学

二 技术与医药卫生技术

三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第二节 科学研究

一 科学研究的概念

二 科学研究的实质

三 科学研究的特征

第三节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

一 按科技活动的类型分类

二 按干预措施施加情况分类

第四节 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 医学科学研究的四个阶段

二 医学科学研究的六大步骤

第二章 科学观察、实验、调查

第一节 概述

一 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二 科学方法的层次

第二节 科学观察

一 科学观察及其特点

二 科学观察的类型

三 科学观察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 科学实验

一 科学实验及其特点

二 科学实验的类型

三 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节 科学调查

一 科学调查及其特点

二 科学调查的类型

三 科学调查法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 科学研究思维

第一节 逻辑性思维

一 逻辑及其规律

二 比较与分类

三 分析与综合

四 归纳与演绎

五 类比推理

第二节 非逻辑性思维

一 科学想象

二 科学联想

三 科学灵感

四 科学直觉

五 非逻辑思维的特征与作用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

一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二 创造性思维发挥的机制

第四节 系统性思维

一 系统性思维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二 系统性思维的功能

三 系统性思维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 科研道德与伦理

第一节 道德与伦理的含义

第二节 医学科研道德

一 医学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二 医学科技工作者的行为道德规范

三 医学科研的基本道德准则

四 医学科研道德的理想追求

五 科研道德承诺

第三节 医学科研伦理

一 医学科研的伦理原则

二 人体试验的有关国际伦理规范

第五章 科研选题与立项

第一节 选题的重要性

第二节 选题的要点和技巧

一 选题的要点

二 选题的技巧

第三节 选题的程序

一 初始意念

二 查阅文献与查新检索

三 建立假说或假设

四 确立题目

第四节 课题的申报

一 课题的来源与渠道

二 申请书的填写

第五节 课题的评审与立项

一 课题的评审

二 课题的批准

第六节 课题的实施

第六章 科研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一 科研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二 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

四 科研设计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技术方案设计

一 总体构思的设计

二 技术路线的设计

三 研究对象的设计

四 实验观察分组的设计

五 对照方式的设计

六 处理因素的设计

七 样本含量的估计

八 效应测量指标与方法的设计

九 常用实验或试验设计方法

第三节 实施方案设计

一 课题组的组成与任务分工

二 研究工作的总体计划安排与年度计划

三 研究现场的选择与研究对象的来源

四 研究条件的筹划与经费概算

第四节 误差、偏倚与控制

一 误差与偏倚的概念

二 误差与偏倚的类型及其特性

三 误差与偏倚的控制

第七章 动物实验研究

第一节 动物实验的特点与实验动物的应用

一 动物实验的特点

二 实验动物的应用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

一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二 实验动物的种属

三 实验动物的品系

四 实验动物的个体差异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分级

第四节 动物实验的进行

一 实验动物的分组与标记

二 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三 实验动物的镇静麻醉

四 实验动物的给药

五 实验动物的采血

六 实验动物的安死方法

七 实验动物的术后观察处理

第五节 人类疾病模型的复制

一 人类疾病模型的条件

二 复制疾病模型的目的和用途

三 复制疾病模型应遵循的原则

四 复制疾病模型的基本步骤

第八章 临床诊断性试验研究

第一节 概述

一 临床诊断性试验的概念

二 临床诊断性试验评价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性试验评价的设计

一 确立金标准

二 选择试验对象

三 样本含量

第三节 临床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

一 真实性

二 可靠性

三 预测值

第四节 临床诊断性试验的评价原则

第五节 提高诊断性试验效率的方法

第九章 临床治疗性试验研究

第一节 概述

一 临床治疗性试验的概念

二 临床治疗性试验的基本原理

三 临床治疗性试验的主要特点

四 临床治疗性试验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临床治疗性试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 明确研究目的

二 确定研究现场与病例来源

三 设定试验观察期限

四 选择受试对象

五 估计样本含量

六 选择对照形式

七 进行随机分组

八 确定处理因素

九 盲法应用

十 疗效测量

十一 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三节 临床疗效的判定与临床治疗性试验的评价

一 临床疗效的判定

二 临床治疗性试验的评价

第四节 临床治疗性试验中常见的问题与控制

一 临床偏倚

二 临床依从性

三 临床不一致性

第十章 新药临床前实验与临床试验研究

第一节 新药的分类

一 化学药品

二 中药

三 生物制品

第二节 新药临床前实验

一 主要药效学研究

二 一般药理学研究

三 药代动力学研究

四 毒理学研究

第三节 新药临床试验

一 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

二 新药临床试验设计

三 新药临床试验的实施

第十一章 现场试验研究

第一节 概述

一 现场试验的概念

二 现场试验的基本原理

三 现场试验的适用范围

四 现场试验的特点

五 现场试验的分类

第二节 现场试验的设计

一 明确研究目的

二 选择研究对象

三 确定试验现场

四 样本含量的估计

五 随机化分组

六 盲法的应用

七 试验观察期限与随访

第三节 现场试验的偏倚与控制

一 排除

二 退出

第四节 现场试验的资料分析

一 试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

二 试验效果的主要分析方法

第十二章 现况研究

第一节 概述

一 现况研究的概念

二 现况研究的目的

三 现况研究的特点

四 现况研究的类型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

一 明确调查的目的和类型

二 选定调查对象

三 确定样本大小和抽样方法

四 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三节 现况研究的偏倚与控制

第四节 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第十三章 队列研究

第一节 概述

一 队列研究的概念

二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三 队列研究的目的

四 队列研究的类型

第二节 队列研究的设计

一 明确研究目的

二 确定研究因素

三 选择研究现场和研究人群

四 队列大小的估计

五 资料收集与随访

第三节 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分析

一 资料的整理

二 资料的分析

第四节 队列研究的偏倚与控制

第五节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第十四章 病例对照研究

第一节 概述

一 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

二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三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四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第二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

一 明确研究目的

二 选择研究类型

三 确定研究对象

四 样本含量的估计

五 资料的收集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 资料的整理

二 资料的分析

第四节 病倒对照研究的偏倚与控制

一 常见偏倚

二 偏倚的控制

第五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第十五章 病因研究

第一节 病因与病因模式

一 病因的概念

二 病因的模式

第二节 病因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 描述性研究提出假设

二 分析性研究检验假设

三 实验性研究验证假设

第三节 病因推断

一 因素与疾病关联判断

二 确定病因与疾病因果关联的标准

第四节 病因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

第十六章 常用调查与心理测量技术

第一节 问卷调查技术

一 问卷的类型

二 问卷的结构

三 问卷的设计

四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五 问卷法的优缺点

第二节 访谈调查技术

一 访谈及其类型

二 访谈问题的设计

三 访谈前的准备

四 访谈的技巧

五 访谈的记录

六 访谈法的优缺点

第三节 敏感问题调查技术

一 敏感问题及其类型

二 敏感问题调查技术和方法

三 随机应答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第四节 心理行为测量技术

一 心理行为测量的类型

二 心理行为测量的条件

三 心理行为测量的实施

第十七章 医学科技论文

第一节 科研论文

一 医学科研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二 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方法与步骤

三 医学科研论文的一般格式

四 医学科研论文的图表要求

五 医学科研论文的其他要求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文献综述的特点和类型

二 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

三 文献综述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第三节 个案报告与临床病例分析

一 个案报告的写作格式

二 临床病例分析的写作格式

第四节 毕业论文与学位论文

一 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

二 学位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

第五节 医学科技论文的投稿与发表

一 投稿与发表的途径

二 投稿与发表的注意事项

三 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的关系

第十八章 医学科技成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医学科技成果的分类

一 按功能分类

二 按性质分类

三 按物化程度分类

四 按权益归属分类

第三节 医学科技成果的表现形式

一 研究报告

二 学术论文、学术专著

三 样品及其制备、生产方法

四 样机及其生产制造方法

五 医用计算机软件

第四节 医学科技成果的认可方式

一 结题和验收

二 鉴定和评审

三 鉴定与评审材料的准备与撰写

第五节 医学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与转化

一 推广应用与转化的概念和内涵

二 推广应用与转化的条件

三 推广应用与转化的形式

第十九章 医学科技奖励

第一节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形成与沿革

第二节 科技奖励的种类与设置

一 国际性奖励

二 政府奖励

三 社会力量设奖

第三节 政府科学技术奖

一 国家科学技术奖

二 省级科学技术奖

第四节 社会力量科学技术奖

一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二 中华医学科技奖

第五节 诺贝尔奖与诺贝尔医学奖

一 诺贝尔奖简介

二 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三 中国与诺贝尔奖

第二十章 医学科学研究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第一节 知识产权概述

一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 知识产权的范围与构成

三 知识产权的主要权益内容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合理使用与避免侵权

一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避免侵权

二 专利权的合理使用与避免侵权

三 商标权的合理使用与避免侵权

第三节 医学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一 理论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 诊断、治疗方法等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三 药品、医疗器械等物化类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四 药用植物、中药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

五 医用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6: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