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等学校化工类及相关专业或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规定 |
释义 | 发文单位:化工部 文 号:[87]化教字第47号 发布日期:1987-1-21 执行日期:1987-1-21 高等学校化工类及相关专业(或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是教学研究、指导及教材建设的规划与评审机构。专业(或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根据学校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和做好服务工作,以促进教学过程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工作任务 (一)指导专业(或课程)教学改革 1.对专业设置、布局、教育计划及专业(或课程)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进行研究,并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和院校提出建议和提供咨询。 2.拟定有关课程(包括实验课)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3.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交流总结教学改革经验,以推动和指导教学改革工作。 (二)组织教材建设 1.组织制订本专业(或课程)教材建设规划和实现规划的措施。 2.组织制订翻译、影印、选编、编译国外教材和推荐优秀教材出口的规划。 3.会同出版单位按照规划组织编写、修订、审查、评议教材。 4.组织开展教材研究和教材、讲义评介活动,交流教材建设经验。 (三)研究专业及课程教学质量评估 1.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的专业及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要求,研究、制订化工类及相关专业(或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和办法。 2.推荐有关专家参加评估组织,指导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四)其它 1.协助化学工业部制订化工继续工程教育规划、实施方法和教学文件,会同出版单位组织继续工程教育教材的编审工作。 2.结合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通过举办教师讲习班、专题讨论班等活动,提高师资素质。 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组织 (一)组织原则 按专业设立教学指导委员会。每个教学指导委员会可按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分设课程小组。对于化工类及相关专业中通设的课程,可设立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在有关学校和同行专家推荐的基础上,由化学工业部聘请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近年内仍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专家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届任期4年。其成员的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超过65岁即不再连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其课程小组可根据需要,特邀少数专家参加会议。 (二)组织机构 教学指导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主任委员所在学校即为该委员会的主持学校。主持学校的职责是协助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经常性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并承担有关的日常事务。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教学指导委员会主持学校从本校相应专业教师中推荐产生。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的课程小组一般3至5人。设组长1人。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副主任、秘书、课程小组组长由所在学校参照兼任党政可作的教师,相应计算教学工作量。 三、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活动和经费 (一)教学指导委员会可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也可根据需要另行安排有关专题会议。课程小组可不定期召开会议。 (二)拟办的各种讲习班、讨论班等,均需由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上一年十月底以前提出活动计划和经费预算计划,报化学工业部审批。 (三)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活动经费从教材补助经费(或专项经费)中开支。 (四)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的工作安排、总结应报送国家教育委员会及化学工业部。 本规定由化学工业部教育司负责解释。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