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甘肃联合大学地方文化研究所 |
释义 | 甘肃联合大学地方文化研究所简介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石窟文化、长城文化、彩陶文化、简牍文化、人类始祖文化等。这些都有待细致的研究和整理,省内目前很少有专门的、综合性的研究机构。我校有一部分这方面的研究专业人员,并且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学报编辑部在这方面已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地方文化研究”栏目已刊发了一部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但没有专业的研究机构就无法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我校地方文化研究所的成立,旨在立足我省和我校实际,积极开展甘肃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和利用,为我校的学科建设、为地方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地方独特的文化现象为出发点,进一步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弘扬甘肃精神,深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我省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我校地方文化研究所是进行地方文化研究的规划、组织、实施的事业机构,也是我校地方文化研究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地方文化研究所现为学校二级单位,直属学校领导,与学报编辑部合署办公。地方文化研究所实行所长负责制;研究人员实行专兼职结合的制度;研究所将建立地方文化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研究机制。 研究所设所长一名,副所长若干名;下设办公室,聘任主任(副主任)一名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聘请研究人员若干名(包括校内研究人员和外聘研究人员),吸收有科研成果或有相关研究项目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研究工作;研究所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任务成立相应的学术攻关小组。 目前,研究所将着力于建立健全地方文化研究的有效运行机制,形成相对稳固的地方文化研究队伍;尽量争取承担国家、省市、学校的重要科研项目,力争取得在省内甚至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地方文化科研成果。将地方文化研究所建成省内先进的集地方文化研究和地方文化学科建设、地方文化研究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地方文化研究机构。 机构成员所 长:马志荣 副所长:牛海桢 张淑敏 研究所人员及其研究方向 校内研究人员:马志荣 副研究员 甘肃历史文化研究 袁鸿仁 教授 甘肃古代文学 张淑敏 教授 甘肃古代文化 牛海桢 教授(博士) 甘肃历史文化研究 王锡臻 教授 甘肃古代艺术研究 王金寿 副教授 甘肃古代文学 高顺有 教授 甘肃古代文化 雷金瑞 教授 甘肃古代文化 冯振国 教授 甘肃古代文化 何国栋 副教授 甘肃古代文化 陈 英 副教授 甘肃古代文化 陈金生 副教授(博士) 甘肃民族文化研究 于 伟 副教授 甘肃民族文化研究 马争朝 助理编辑 甘肃当代文学 孙董霞 编辑 甘肃古代文学 王小恒 编辑 明清甘肃地方文学 校外研究人员:马国俊(甘肃画院 常务副院长 教授) 汪国富(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 副研究员) 甘肃旅游景点介绍主要景点:麦积山石窟、临夏红园、酒泉公园、新城魏晋壁画砖墓、安西榆林窟、鸣沙山月牙泉、平凉崆峒山、莫高窟、 嘉峪关关城、马蹄寺、 武威文庙与西夏碑、 永靖炳灵寺石窟、夏河拉卜楞寺、 武都万象洞、 伏羲庙、 南北石窟寺、 武威雷台汉墓与铜奔马、张掖大佛寺、四十里黄河风情线。 甘肃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地处黄河上游。甘肃地域辽阔,地形狭长。从地图上看甘肃它形如一柄如意。甘肃东西长1600多公里,南北最宽处有500多公里,而最窄处仅有25公里。它东与陕西相接,东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相连,南邻四川,西与青海,新疆毗邻;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并与内蒙古共和国相接壤,全省总面积45万多平方公里。 甘肃处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三大高原的交汇处,境内有三大流域:长江流域其主要河流是白龙江。陇东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则主要有黄河干流,渭、泾河的支流。内陆河流域流经河西走廊的有石羊河,党河和疏勒河等。甘肃的地貌也是复杂多样。基本上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以及以北的地区。这六大地形区域各具特色。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就可以一一体会的到。甘肃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少,温差较大。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全省2560多万人口中,汉族人口占全省总人数的88%。少数民族则占12%。全省共有44个少数民族,其中千人以上的民族有回,藏,东乡,保安等10个。其中东乡,裕固,保安这三个民族只在甘肃省境内聚居,是甘肃省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 说了这么多关于甘肃的种种,那么"甘肃"之名来自哪里呢?它是古甘州,肃州两地的首字而得名的。甘肃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而武威,定西,靖远,平凉这些地、市的名称也无不说明甘肃自古以来,也是一个民族战争的兵家必争之地。远在二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生息繁衍。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更是创造举世闻名的彩陶文化。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和女娲氏就出生在甘肃天水一带。周人和秦人的祖先都曾经在甘肃境内休养生息,最后一统天下。西汉王朝在甘肃设置了河西四郡,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丝绸之路也由此开通,隋唐时的甘肃经济文化十分繁荣。唐代设置陇右道,唐代杜佑在《通典》里说:"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陇右"指的就是甘肃。唐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土蕃攻占河西,阻断了丝绸之路,甘肃经济一度衰落下来。明清时期,由于经济重心东移,甘肃逐渐成为了偏远落后之地。再看看现在的甘肃已有兰州、白银、天水等8个市,4个地区及临夏、甘南两个自治州,共14个地州市。同样经济发达了,交通自然也是四通八达,全省有7大干线的西北现代化铁路交通网络。现有中川、嘉峪关、敦煌、庆阳四个民用机场以及公路运输。这些都为甘肃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 说到甘肃的旅游资源可谓独特丰富,堪称旅游资源大省,甘肃旅游业以省会城市兰州为中心,已形成西线,东线,南线三条成熟的旅游线路。 西线是从兰州西行经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到敦煌,有铜奔马、西夏碑、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丝路胜迹;东线从兰州东行,经天水,平凉到庆阳为寻祖朝圣,文物古迹,黄土风情旅游线;南线则是由兰州南行,经临夏到夏河及合作,为回、藏民俗风情和宗教艺术,草原风光旅游线,继续南行可达四川黄龙,九寨沟风景区。 甘肃已推出了系列专项旅游,如今,随着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丝绸之路已成为旅游热执线,中外游客蜂拥而至,追寻几千年来祖先们的足迹,面对甘肃省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万千思绪萦绕心关,相信甘肃未来一定重现丝路辉煌,会给游客留下难以忘怀的美丽回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