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甘谷扇鼓 |
释义 | 扇鼓介绍扇鼓形同团扇,以铁为框,单面蒙羊皮而成,柄尾成环状并穿有数小铜钹或铁环,以藤条鞭成竹片箭子敲击,为民间祭祀活动所用。有的地方叫“太平鼓”,形制大同小异。扇鼓表演需用十二人,因整个活动围绕祭神,他们既请神,又代神,所以被称为“十二神家”。他们用的扇鼓鼓面直径45cm,鼓柄长40cm,鼓鞭系85cm的藤条,击法简单,击鼓面为“咚”,抖鼓身使其柄尾铁环相碰发声为“唰”。有“立鼓击打”、“平鼓上打”、“平鼓下打”等击法。鼓点有[行路鼓]、[前下神]、[後下神]、[添神鼓]等等。其鼓面直径35cm,安椭圆形木柄,柄尾端有三根弯铁条各套铜环数枚。用宽1.5cm,厚0.3cm,长20cm的竹片外缠羊皮作鼓箭。左手握鼓,右手持椎,击法很巧妙,用鼓椎前半段击鼓心后立即抬起发“更”言,用鼓椎拍击鼓心后,立即压腕,将箭压在鼓边上,箭头稍抬发“起”音,在此基础上抬起椎尾,顺势用椎头击鼓一下,立即抬起发“个”音。打法有正挈鼓、反击鼓、平击鼓,以及其它高难技巧。 制作工艺扇鼓制作工艺极其讲究,它由扇面、扇圈、扇环、扇椎4部分组成,扇圈古代多为铜圈,现在多为铁圈;扇面则以上等羊皮为材料,以民间百姓挣罗儿的方式制作;扇环作为配器,由三个半圆形梅花图案构成,以钢筋锻打而成;鼓椎里为荆条,外以羊皮粘之。 扇鼓特点扇鼓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乐器,之所以在甘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甘谷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据《甘谷县志》记载,甘谷是全国最早建县之地,被誉为华夏第一县。早在新石器时代,甘谷就是渭河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此后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扇鼓如同师传徒、父传子、子传孙一样,一直传到了现在,成为人们群众驱邪、希望吉祥如意,国泰民安的主要表现形式。 民间传说甘谷扇鼓早期以祭祀曲调为主。相传在古代,甘谷有一位员外,女儿叫梅香,长得满目清秀,美丽动人,“二八”之后,为梅香说媒者络绎不绝,可梅香偏偏爱上了为她家经常打工的农民黄大腊,他们常常偷偷在后花园、田野里相会,很快坠入了爱河,达到了如胶似漆,一日不见如三秋的地步,可老员外知古不化,坚决反对这门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囚禁了女儿,赶走了黄大腊,一对青年男女被逼无奈,私奔他乡,气急败坏的员外立即派人分三路搜寻,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寻找,终于在一座破庙里找到了他们,一顿饱打拆散了这对鸳鸯,最后双双投河自尽,从而演绎了一曲梁山泊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员外在悲痛之后,在他们自尽的地方,设立了道场,请来了一支扇鼓队,高奏祭祀曲,为他们泣血招魂,从此扇鼓成为甘谷县祭祀活动的主要器乐,流传了下来。 扇鼓是粗犷豪放的,她虽然流传于民间,但鼓声具有明显的号召力,鼓声一起,农民们就要同时左手执鼓,右手拿椎,一边打鼓,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形成了歌声鼓声相互交织,鼓声歌声节奏合一,唱中夹话白,呼中有人应的独特风格。每年春节、二月十九、三月八、七月会,便是扇鼓的天下,在甘谷凡是有喜庆活动,就有扇鼓参加,整个会场扇鼓声声,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好一幅万民同乐的流动画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