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干父之盅 |
释义 | 干父之盅 《周易·蛊》:“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干:为树干,为正,引申为匡正、纠正、治理。 蛊:《说文》“蛊,腹中虫也。”本义是器皿中的食物生了虫子,指坏事。 考:《说文》“考,老也。”指死去的父亲。 咎:过错。 誉:荣誉、赞誉。 易经中的“初六”阴柔居下,犹父之过尚不严重,这时做儿子的纠正父亲的错误还算容易,对父亲也不会有大的影响。 “九三”在巽卦之上,下有一阳刚相扶,以刚比刚,“干父之盅”有急于求成之象。即不讲时宜而急于纠正父之“蛊”。 “六五”以阴柔居尊位,下有“九二”相应,上承“上九”之刚,似德君而得忠臣相辅佐,又能以阴柔去“干父之盅”,治之有道,故“用誉”——既纠正了父的错误又保持了父的荣誉,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扬。 所以,不管“干父之盅”不管出现于何种情形下,都只能解释为“纠正父辈的错误”。绝对不是指“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之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