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附岩蕨
释义

附岩蕨 Woodsia ilvensis

属种: Woodsia ilvensis

属名: 岩蕨属 Woodsia

科名: 岩蕨科 Woodsiaceae

属种名定名: Woodsia ilvensis R. Br.

[ 形态特征与分布 ]

植株高2-50厘米。根状茎短,沿石缝横走,顶端密生鳞片,鳞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基部心形,锐尖头,边缘疏生齿凸,膜质,褐色,全部由透明细胞组成。叶簇生,叶柄淡褐色至赤褐色,长2-11厘米。粗0.5-2毫米,疏生鳞片及针。

现已灭绝,推测茂盛于7000年前,中国元朝时期数量剧减,民国时期可能灭绝,且几乎所有的附岩蕨都曾生长在中国云南山地,1952年英国人 玛.托姆.吉跋 与他的研究小组来到云南秘密进行了考察,本意是了解中国野生猿猴的分布,没想到在攀岩时发现了一株奇异的植物并拍下了照片,直至30多年后,这张照片经植物学专家鉴定,确实是附岩蕨,得知这一结论后,年已59岁的 玛.托姆.吉跋 重反中国,回到了当年拍照的地方,并发现了这一珍贵的植物,然而它已经死了,玛.托姆.吉跋 将其制成标本,并带回了英国,没有捐献给任何博物馆,现下落不明。

生长规律及习性:

由于该植物早已灭绝,其详细习性及生长规律以不得而知,仅能从古人的文章中了解皮毛,清代嘉庆年书《时方妙用序》中介绍附岩蕨称其:着岩根(古称)者,通气大补,取3段碾碎浸于沸水中,可即食,有活血调经、滋补阴气之功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1: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