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阜阳战役
释义

阜阳战役是发生于1948年3月28——4月3日,中原野战军攻击阜阳战斗,防守方是在孟良崮战役覆灭后,重建的整编74师58旅。战斗历时六天,由于攻击不利,援军陆续赶来,中野遂放弃。

1947年夏,国军在74师未参加孟良崮之战的3个新兵教导团和1个榴弹炮营的基础上,加上该师归队的伤愈官兵,再补充新兵(最大一批补充兵员是广东航空警备旅),重建整编74师,师长邱维达,下辖第51旅(旅长王梦庚)、第57旅(旅长程有秋)和第58旅(旅长罗幸理)。整编74师重建后于1948年1月列入徐州陆军总部序列,并于1月底开赴安徽阜阳(整58旅)、整74师附整51旅驻蒙城。

1948年3月底,刚退出出大别山的中原野战军集中第1、2、3、6纵和11纵队以及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对阜阳发起攻击。阜阳当时是国军第14绥靖区公署所在地,但是守城的只有整编74师58旅,约9000人,得知共军逼近后,立即进入临战状态,连夜抢修城防工事,加紧构筑工事,并在西南城墙上设置山炮阵地,市内拐角楼到大东门的城墙上设置迫击炮阵地。四门主要街道上各修筑了两座钢筋水泥碉堡,密布铁丝网和障碍物。国民党第14绥靖区公署设在城隍庙,58旅旅部在马公祠,国军决心死守阜阳,必要时放弃南半城,死守北半城。

共军以1纵为主攻,第一步以第2旅攻击南关,第20旅攻击东关,然后第1旅攻击城垣。11纵则在北关助攻。

3月29日晚,1纵20旅59团在阜阳外围东三里湾歼灭守军1个连,全团在东三里湾休息备战。第二天中午,国军222团1个营突然发起攻击,59团在国军猛烈冲击下退出东三里湾,59团民运股长吴明也在战斗中被俘,前天战斗中的国军俘虏也被尽数抢回。59团退出东三里湾后立即重新组织力量,发起反击,同时11纵也赶到助战,这才把吴明又夺回来。

3月30日晚,20旅58团派出尖刀连大胆穿插,一举占领了东关与阜阳城东门之间的吊桥,切断了两处国军的联系。随后58团主力跟进,占领了东关部分地段,58团伤亡惨重,其中穿插的尖刀连只剩下一个班,无奈之下只好撤出东关。59团派出1个营前来增援,经过数小时激战,这个营也伤亡过半,同时国军组织1个排的突击队以火焰喷射器开路,猛攻58团在东关的出发阵地,20旅旅长吴忠决定以攻对攻,下令58团全线出击,58团投入全部力量发起冲锋,这才击退国军反击。

当夜,双方在东关外南北两侧彻夜激战,我军在重机枪掩护下,接近吊桥西部的两座碉堡,使用炸药包爆

破,攻进东关,不久守城国军反攻,夺回了碉堡,用机枪火力阻击共军后续部队,并以反冲击将攻入的共军压出城外。随后共军接连发起2次进攻均被击退。

东关战斗中,国军设在阜阳城文峰塔上的炮兵观察所,居高临下不断指挥炮火轰击东关和东三里湾的共军,大量杀伤共军。1纵司令员杨勇命令第2旅尽快占领该塔,2旅4团团长晋士林亲临一线指挥,爆破手将炸药送到塔下,该塔结构坚固爆炸后居然没有倒塌。

东关激战之时,国军孤悬在城外颖河东岸七里铺的1个营在222团团长蔡鄂亚率领下,猛冲猛打,从南关东侧共军第2旅和第20旅的结合部,杀开缺口突入城内,颇有老74师的风采,令共军吃惊不小。团长蔡鄂亚也几处负伤。

3月31日,伤亡惨重的20旅撤出战斗,由第1旅代替进攻。同时11纵占领北关准备攻城,国军组织力量反攻,把共军准备攻城的主攻团击溃。

58旅全力坚守了6天,邱维达率74师主力迅速自蒙城增援,整编第5师(即第5军)之96旅、21旅也赶到蒙城,在邱维达统一指挥下一同赴援,同时调集胡琏兵团和张轸兵团分别前往增援,准备围歼攻城共军。

4月3日,共军见国军有20个旅的援军正在陆续赶来,又无法攻占阜阳,便只得放弃攻城。蒋介石和顾祝同均发电嘉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