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副极地低气压带
释义

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

当副热带高气压与极地高气圧的空气相遇时,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于是又形成了一个上升气流,空气上升,空气就减少,气压自然降低。于是就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按照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原理和气压的高低与气温的高低成反比的关系来确定气压的高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那么按气温高低与气压高低成反比的关系,得出赤道附近应是低气压带。 而南、北纬30°附近的气温比赤道附近低些,所以应是高气压带,因为南、北纬30°它靠近热带但又不是热带,所以在此称之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北纬60°附近气 温比南、北极90°气温高些,所以它的气压应是低气压带,因为它靠近极地而不是极地,所以是副极地低气压带。而南、北极90°附近气温全年很低所以应是高气压带,由此称之为极地高气压带。

产生过程

由于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使得赤道与极地之间受热不均,引起空气在赤道地区上升,在极地地区下沉,造成赤道与极地之间近地面和上空气压的差异。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推动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和上空的大气作水平运动。

但实际上这种闭合的大气环流并不存在。因为在自转着的地球上,任何运动着的物体都应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这样,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极地上空的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因是高空气流,故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流到30°N附近上空时偏转成西风。

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就不能再继续北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行了。由于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N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形成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压分出两支气流,一支向南流向赤道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

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便形成了低纬度环流另一支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偏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它与从极地高压南下偏转成的东北风(称极地东风)相遇。 暖而轻的西风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东风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地区和副极地地区之间极成了中纬度环流圈向北的一支在北极地区下沉,于是在副极地和极地之间极成了高纬度环流圈。

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分布

副热带高压是指存在于副热带地区一般指南、北纬20—40°之间广大地区的深厚的暖性高气压系统,它是全球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成员。副热带高压的水平范围可达数千公里,几乎占了全球面积的1/5—1/4。它们在对流层中,低部约500hpa.表现明显。

在北半球主要有三个中心。即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北非副热带高压

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侧,习惯上称西太平洋副高。

影响

西太平洋副高随季节变化而有季节性移动。在春季高压脊线还在北纬15°以南。到5月北移到15°N左右。6月上旬到7月上旬则北移到20—25°N左右。7月上、中旬至8月初脊线到达30°N左右。9月上旬后脊线又南撤25°N左右。10月上旬以后即南撤至20°N以南,转入冬季副高即全部退到海上,对我国影响就明显减少。

由于副高的季节性变动,其西北侧一方面可从洋面上输送大量水汽,另一方面与方冷空气交汇,可形成大范围降雨天气并有大暴雨出现。

所以,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又与我国汛期有密切关系,如4-5月份的华南的前汛期,6-7月份的江淮地区的梅雨。以及7-8月份的华北、东北的雨季,都与副高季节性活动有密切关系。

但当受到西太平洋副高控制时,由于高压内有下沉气流,天气晴好。往往形成干旱。如长江流域梅雨过后出现的伏旱就是受西太平洋副高控制造成的。因此,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对我国及全球天气气候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