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丙村 |
释义 | 丙村镇位于梅县东部,东邻雁洋,南连西阳,西接城东,北界白渡,距梅城24公里。现辖21个村,1个居委会,共有265个自然村,总人口43501人,10021户,全镇总面积171平方公里,是梅县的经济、文化、商业次中心。境内交通便利,新建成通车的旅游快线S223线到梅州城区仅需15分钟车程,距天汕高速城东站出口不到10公里。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丙村镇经济发展状况丙村拥有“资源、区位、人才”三大优势,是梅县工业重镇。形成了以电力、水泥、电子、化工为主的工业发展模式,民营经济比较活跃,全镇乡镇企业个数143个,其中:镇(村)办企业13个、私营企业数64个。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7.62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123亿元,工业总产值5.501亿元,农村人平收入4918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15万元,,完成税收1928万元,镇级机动财力180万元。 2002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工农业总产值6。95亿元,比增8%,其中工业产值5。29万元,比增10%,农业产值1。66亿元,比减20%;镇级机动财力36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91万元,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8个,8-10万元的5个,5-8万元的士3-5万元的5个。农村人均纯收入学4460元,比上年增加元64元。 农业丙村是梅县著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金柚之乡,也是梅县的农业大镇。全镇有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有5家,镇级农业龙头有18家,居全县之列。“三高”、“五化”农业颇具特色,丰都综合养禽场、梅县金航养殖有限公司、红光廖氏水产养殖场等农业龙头企业市场前景壮观,市场牵动力强劲;城镇化进程加速,现有圩镇面积3平方公里,是丙村、雁洋、城东等乡镇农副产品集散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目前,丙村镇的田庄丰产、山青地绿、瓜果飘香、商贸活跃、招商引资政策优惠、服务周全到位、社会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是梅县东部经济走廊中的重镇之一。 丙村继续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年镇粮食种植面积肥3。08万亩,粮食总产1。12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94万亩,稻谷总产8174吨,平均亩产420公斤;全镇水果种植面积压2。66万亩,其中金柚1。49万亩,水果总产业革命2。79万吨,产值得012万元,人均水果收入不敷出1000元;全年猪饲养量4。93万头,出栏3。01万头,“三鸟”饲养量度193。16万只,水产养殖面积压2431亩,水产品产量1157吨;有种养相结合的小庄园1300户,占总农户口13%,全镇粮经种植比例为止50:50。收入党50万元以上的种养场有10个,其中温带颖的丰都养禽场、林召歆的北坑种猪场、廖佛生的水产养殖(网箱)养鱼被市、县确定为农业龙头企业;丰都养禽场年出栏肉鸡180万只,产值2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1000多农户;林召歆的梅县金航养殖有限公司种猪场,全年为社会提供“三元杂”仔猪7000头,“二元杂”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头,存栏种猪400多头,产值超千万元;廖佛生的水产综合养殖场全年网箱养鱼达600多箱,范围扩大到上官塘水库、干才水库、小密水库、城东艾子坪水库。在三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催生了一大批养殖大户和专业村,形成有溪联、联和百亩连片种植的“苦瓜村”和红光、新圩连片种植的时新蔬菜等. 山东省胶南市铁山镇丙村概况丙村位于铁山镇驻地北0.5公里处,全村共有221户,752人,耕地面积1050亩。距胶南市区6公里,同三高速公路3公里,市区2路公交车终点站设在该村村前。 名称溯源据传,明永乐年间,隋氏、张氏、卢氏、马四家先祖由云南迁至此择地而居。因居住地附近有一条河,沿河道去向分布了三个村庄,以甲、乙、丙区分,丙村因此得名。随后,宋氏、刘氏、王氏、李氏纷至沓来。 经济概况全村2/3以上的村民从商,资料显示,全村集体收入70万元,人均纯收入4867元。 群众福利群众的福利待遇也有了很大提高,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到80元的生活补助。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的学杂费免除,并且建立实施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大问题。 获得荣誉该村先后被市、镇评为“经济发展示范村”、“先进党支部”、“文明村庄”等荣誉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