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服务型领导的理论与实践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9月1日) 平装: 19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64706340 条形码: 9787564706340 尺寸: 20 x 13.8 x 1 cm 重量: 200 g 作者简介刘雪影,1979年生,湖南涟源人。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贵州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内容简介《服务型领导的理论与实践》特点:一是研究对象单一。目前西方学者关于服务型领导的著作大多以企业管理为研究对象,而对政府、非营利组织等其他类型组织中的管理研究不足;我国学者则停留在政治宣传层面,而对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其他类型组织中的管理研究不足,也缺乏对管理实践的总结。二是视野狭窄。当前的服务型领导著作几乎都建立在西方现代管理哲学基础上,对于东方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管理哲学等其他类型的管理哲学缺乏起码的了解与参考。三是深度欠缺。当前的服务型领导著作都在积极倡导服务型领导的理念,但对这些理念都缺乏足够的理论说明,特别是对于当代服务型领导思想产生的必然性以及服务型领导将成为管理的主流方式这些重大问题,已有的著作都缺乏充分的论证。这也是当前关于服务型领导的著作多流行读物而少学术著作的主要原因。 目录第一章 服务型领导思想述评 第一节 突出管理的服务特性是服务型领导思想的特征 一、服务的概念与本质 二、管理的概念 三、服务与管理的关系 四、服务型领导思想的特征是强调管理的服务特性 第二节 早期服务型领导思想 一、西方传统文化中的服务型领导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务型领导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服务型领导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二、列宁:反对官僚主义 三、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第四节 当代服务型领导思想 一、格林利夫:领导即服务 二、邓小平:领导就是服务 三、对格林利夫与邓小平服务型领导思想的比较与分析 四、当代服务型领导思想是将科学化和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思想 第二章 管理的基本类型及对既有管理类型的分析 第一节 管理二重性理论为研究管理类型提供基本视角 一、管理研究的基本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管理哲学研究管理类型的基本方法:管理二重性理论 第二节 管理二重性理论进行管理分析的基本框架 一、管理二重性理论进行管理分析的两个尺度:科学化与人性化 二、管理的科学性分析 三、管理的人性化分析 四、划分基本管理类型的依据:社会经济形态 第三节 管理的类型及其特点 一、对于农业社会的管理的分析 二、对于工业社会的管理的分析 三、对于实际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管理的分析 第三章 知识社会的形成使服务型领导成为主流的管理方式 第一节 知识社会及其特点 一、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后工业社会 二、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信息社会 三、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ier):第三次浪潮社会 四、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知识社会 第二节 知识社会向管理提出了高水平的科学化要求 一、知识社会要求管理效率有质的飞越 二、知识社会中的组织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三、知识成为管理最重要的工具 第三节 知识社会向管理提出了高水平的人性化要求 一、知识社会以人性化对象范围的最大化为目标 二、知识社会要求实行全面的人性化 三、知识社会要求实行高水平的人性化 第四节 知识工作者群体的崛起使服务型领导成为现实 一、知识工作者的定义 二、知识工作者的崛起 三、知识工作者的崛起使实践服务型领导成为必然 第四章 服务型领导哲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服务型领导哲学揭示管理的本质是服务 一、管理是服务的一种形态 …… 第五章 服务型领导实践的基本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