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冰乙酸 |
释义 | 冰乙酸,即无水乙酸,有机化合物。其在低温时凝固成冰状,俗称冰乙酸。凝固时体积膨胀可能导致容器破裂。闪点39℃,爆炸极限4.0%~16.0%,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不超过 25mg/m3。纯的乙酸在低于熔点时会冻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冰乙酸的用途用途:乙酸是重要的有机酸之一,主要用于合成醋酸乙烯、醋酸纤维、醋酸酐、醋酸酯、金属醋酸盐及卤代醋酸等。也是制药、染料、农药及其他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此外,在照像药品制造、醋酸纤维素、织物印染以及橡胶工业等方面也有广泛的用途、制造塑料、染料的溶剂、照相、医药、农药以及其他有机合成的原料。 冰乙酸的外形乙酸,含量约为30%,在常温下均为液态。而冰乙酸含量为98%以上,可认为是纯乙酸,这种乙酸在高于14摄氏度以上为液态,在14摄氏度以下,即为固体,外观很象冰,故称为冰乙酸,在北方即使不到结冰的天气,也要注意防冻。 我们吃的食醋含乙酸约为3%,白醋为乙酸勾兑而成,酸度够,口感差。酿制醋却有很多的风味物质,口感好。 冰乙酸的凝固点应该是16.6度,16度以下即为固态,像水结了冰一样。 标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由乙炔、乙醇、乙烯为原料制得的工业冰乙酸;也适用于三聚乙醛与二甲苯共氧化法制得的工业冰乙酸。 英文名称:Aceticacid 分子式:C2H4O2 ;CH3COOH 分子量:60.05(按1985年国际原子量) 密度:1.0492 沸点:117.9℃ CAS号:64-19-7 技术要求工业冰乙酸应符合下列要求 项 目 指 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外 观 透明液体,无悬浮物和机械杂质。允许铝制包装所产生的轻度混浊 色度,(铂-钴)号 ≤ 10 20 30 乙酸含量,% ≥ 99.5 99.0 98.0 甲酸含量,% ≤ 0.10 0.15 0.35 乙醛含量,% ≤ 0.05 0.05 0.10 蒸发残渣,% ≤ 0.01 0.02 0.03 铁含量,% ≤ 0.0001 0.0002 0.0004 重金属(以Pb计),% ≤ 0.0001 0.0002 0.0004 高锰酸钾氧化时间,min ≥ 20 5 - 检验方法1、外观的测定 目测。 2、色度的测定 按GB3143规定进行测定(参见GB605-88《化学试剂色度测定通用方法》) 比色管:容量100ml。 3、乙酸含量测定 3.1 原理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滴定,计算时扣除甲酸含量。 3.2 试剂和溶液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1mol/L; 酚酞指示剂:5g/L乙醇溶液,溶解0.5g酚酞于100ml的95%(V/V)乙醇中,并用4g/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微粉红色。 3.3 仪器 锥形称量瓶(容量3ml);碱式滴定管(容量50ml)。 3.4 测定步骤 用锥形称量瓶称取约2.5g试样,准至0.0001g,将称量瓶放入已盛有50ml不含二氧化碳蒸馏水的250ml锥形瓶中,并将称量瓶盖摇开,加0.5ml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粉红色,保持5s不退色为终点。 3.5 计算 乙酸含量X1(%)按式(1)计算: X1=(c*V*0.06005)/m*100-1.305X2 (1) 式中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试样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m——试样质量,g; 0.06005——与1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乙酸质量; X2——甲酸质量百分含量,%; 1.305——甲酸换算为乙酸的换算系数。 计算时,对标准溶液的标定与使用的温差按GB601的规定进行校正。 3.6 允许误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差值不大于0.15%,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 4、甲酸含量测定(略) 5、乙醛含量测定(略) 6、蒸发残渣测定(略) 7、铁含量测定(略) 8、重金属(以Pt计)目视极限试验(略) 9、高锰酸钾氧化时间的测定(略) 食用级冰乙酸百分之99含量 市场价格:3-5元每公斤 食用冰乙酸由发酵法生产的乙醇为原料制得。该产品在食品行业中用作酸味剂和增香剂,适当稀释可调配成食醋,含量在3——5%时可作为醋酸直接使用,日常使用按实际需要量添加。 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530mg/kg(大鼠经口);1060mg/kg(兔经皮);LC505620ppm,1小时(小鼠吸入);人经口1.47mg/kg,最低中毒量,出现消化道症状;人经口20~50g,致死剂量。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人吸入200~490mg/m3×7~12年,有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支气管炎。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大肠杆菌300ppm(3小时)。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5mmlo/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700mg/kg(18天,产后),对新生鼠行为有影响。大鼠睾丸内最低中毒剂量(TDL0):400mg/kg(1天,雄性),对雄性生育指数有影响。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水质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 5mg/m3 前苏联(1975) 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 0.1mg/m3(最大值) 0.003mg/m3(昼夜均值) 前苏联(1975) 污水中有机物最大允许浓度 10mg/L 嗅觉阈浓度 2.5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