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扶南记 |
释义 | 古代书籍名称:《扶南记》 年代:刘宋时期(420年~479年) 作者:康泰 内容:书中主要描述了南海中某些岛屿的动物和植物及南海中一些国家的地理情况。 书籍概况南海古代又称涨海或大涨海。汉以前,几乎没有关于南海地理的记载。《扶南传》中记述了南海地理情况。 如海中珊瑚洲地形的概貌:涨海中,倒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文中的珊瑚洲即珊瑚岛与沙洲,露出水面之上,虽高潮亦不能沉没。它们是以珊瑚虫等为主的生物作用而造成的礁块。洲底的盘石,即火山锥或海中岩石。 与康泰大致同时的万震在《南州异物志》中记载从马来半岛的句稚国往中国时云: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文中的磁石即南海中尚未露出水面的暗沙暗礁,船舶在航行中遇上,就会搁浅遇难,像被磁吸引一样,故称磁石。 上述记载说明,当时对南海中珊瑚岛和沙洲的形态和成因都已有所熟悉。 康泰在书中还记述南海中某些岛屿的动物和植物:扶南东有涨海,海中有洲,出五色鹦鹉,其白者如母鸡。扶南之东涨海中,有大火洲,洲上有树。得春雨时皮正黑,得火燃树皮正白。 相关书籍竺枝所著《扶南记》,因此书卷亡,后人便于区别,改称《竺枝扶南记》,此书首次记载南海的地理情况,由于《隋书经籍志》未著录,仅散见于后代征引。所记不局限于扶南,亦包括一些南海中的国家,如,毗骞国去扶南八千里,在海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