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冯玉书 |
释义 | 冯玉书(1906—1942年),字兆麟,文水县城内北街人。幼年在城内两级小学读书,1929年考入汾阳铭义中学,1931年铭义中学毕业后,曾在晋南风陵渡汽车站工作,翌年返回文水参加了教育工作,应聘于石侯镇立高级小学,开始了对青少年进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教育。他利用自己独创的国会课时间,对学生们讲述历代抗战爱国名人的故事,教唱革命歌曲,以激发学生们的爱匿热情。他讲课非常认真,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很喜欢上他代的课。冯玉书教的那个班的18名学生,在全县举行的第一次高小学毕业会考中,有5名进入全县前10名。抗日战争开始后,这班学生大都加入了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日军大举侵华,此时,冯玉书与早期的共产党员地下工作者李生华都在西城村学校任教。在李生华的影响下,冯玉书进一步靠近了党组织,革命思想更加坚定。他在课堂上常常激愤地说“殷汝耕卖国贼在冀东,王英、李守信在内蒙搞自治政府,实际上是出卖祖国,投降日本,破坏抗日救亡运动”;“我们学生要树立爱国思想,坚决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支持宋哲元二十九军大刀队抗击日军的爱国行动”。并发起捐献一大枚铜元,支援抗日战争活动。他还组织学生们参加牺牲救国同盟会,引导学生走上抗日前线。 1938年,冯玉书奉命在本县北胡家堡和蔚家堡任教期间,经常和抗日政府教育科长谷衍接触,并担任了抗联教师的秘密小组长。他积极从事反奴化教育,他和爱人郭爱理一同在杨乐堡任教时,给学生们发放抗日政府编的《抗日三字经》等抗日教材。1939年冬,他还参与了我军组织群众抢文水西社敌伪据点粮库的准备发动工作。同时,他还参加了抗日县政府汾阳三道川下社村举办的教师训练班。他还不断撰写揭露日伪军暴行及抗联活动的报道,其中,《日军侵占文水县城后的暴行》、《1939年春日军在文水平川的大屠杀》、《百团大战中文水平川的民兵和儿童团》等文章,曾受到县抗联的表扬。 1941年,冯玉书调本县榆林村任校长,此时,敌伪正在文水平川实施“第五次强化治安”的暴政,大肆抓捕我革命干部和教师。组织上利用他有县城居住证的便利条件,让他进城了解被捕革命者的有关情况,不料被判徒出卖,12月的一天早晨被捕入狱。在40余天的残酷审讯中,冯玉书坚贞不屈,临危不惧。一次,他刚从昏迷中醒来就语重心长地对同狱的侯健等同志说:“我怕不行了。你们要是能出去的话,告诉组织和领导,我宁死不投降!”最终他因受刑过重,被折磨而死,时年36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